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爲代表的新一代技術加快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再生醫學等爲代表的科學領域孕育着新的變革。技術變革帶來了巨大的產業變革,風險投資機構積極捕捉其中的機會。

道彤投資專注於醫療健康產業中早期投資及併購,重點關注領域之一是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技術,目前已佈局醫療人工智能、醫用機器人、再生醫學等細分領域。道彤投資合夥人鄒國文表示,持續看好醫療健康領域的“硬科技”。鄒國文曾就就職於輝瑞及拜耳近十年,後進入投資領域,累計投資及併購金額已超過200億。近日,他分享了道彤投資在創新技術領域的佈局及投資邏輯。

硬科技改變未來

道彤投資是醫療基金中少有的重點佈局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機構。作爲全球快速發展的技術,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有着廣泛的運用前景,道彤投資核心團隊均出自醫療健康產業,對產業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

比如宮頸癌,是危害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病例53萬,中國每年新發病例約13萬。早期宮頸細胞癌變很容易被檢測,治癒率可達90%以上,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抗癌關鍵。

國內外宮頸癌普查的首選方法是細胞學診斷,其具有方法簡單,無創傷等優點,在臨牀腫瘤診斷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傳統的細胞學診斷主要由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完成,但中國細胞病理醫生嚴重缺乏,且診斷質量人爲誤差很大。道彤投資了蘭丁醫學,其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篩查宮頸癌,不僅極大地提升了診斷效率,還保障了診斷的準確性。目前蘭丁醫學人工智能篩查方法已在國內多個省市推行。僅在湖北省,去年上半年就完成了40萬例。

再以老年癡呆症藥物研發爲例,目前爲止,跨國藥企投入了巨量資金,但也沒能實現任何質的突破。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將有全球最大的老年羣體,那我們能在其中做些什麼?傳統中醫講究“治未病”,提前發現提前干預。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投資了腦醫生Dr.Brain。其擁有中國最大的全年齡段標準化大腦結構影像學數據庫,結合其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水平的雲計算及人工智能技術,可廣泛應用於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等常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精準診斷。早診斷以早干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

在人工智能領域,道彤投資的蘭丁醫學、腦醫生Dr.Brain、深睿醫療這三家公司都非常成功。深睿醫療成立僅一年多時間完成三輪超過3億融資,成爲醫療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其以肺癌、乳腺癌早期篩查爲代表的多個臨牀產品,已進入到200家頭部醫院落地應用。

人工智能很重要的一點是持續的高質量數據,這點上,中國人口多帶來了幾個優勢:一是基礎數據優勢,二是有一批高質量的工程師。 

投資與國際同步的創新技術

在醫療人工智能外,道彤還投資了手術機器人、3D生物打印等創新技術。

《西部世界》是HBO推出的一部燒腦科幻劇,深受全世界科幻影迷的好評,這部劇講述了一個“人造人”世界裏的故事。“人造人”看似很遙遠,其實相關的再生醫學技術正在快速發展。

道彤投資的諾普再生醫學,是一家3D生物打印公司,其立足以Organ Printing United System (OPUS) 技術爲基礎的3D生物醫療打印平臺,開發突破性的人工組織替代物和療法;同時爲臨牀研究、科學研究、藥物開發等生物醫學領域提供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西部世界》中,這些“人造人”使用的是仿生材料,通俗來說,就是看上去、摸上去像人體組織的材料,打一拳會出血,但不是真正的血。而諾普再生打印出來的組織卻是具備生物活性的組織。

諾普再生醫學目前已擁有2個產品研發管線和3個在研產品,涉及人工皮膚、骨、軟骨組織,部分已經完成了原型設計和動物驗證。

未來人很可能像汽車一樣,哪個地方壞了就換零部件,穿的衣服裏都有傳感器。

那麼,投資硬科技需注意什麼?以下是鄒國文分享實錄:

我們經常思考如何更好推動硬科技的商業化:如何找到這些最優秀的科學家,如何將先進的技術轉化成大衆急需的產品與服務,科學家們和投資人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科學家們通常有一個共性,就是很執拗,如果少了這份執拗,可能也研發不出最好的成果。但如果既要求科學家執拗,又要求科學家情商高,這不太現實。一個好的創新技術公司離不開一隻具有不同背景、才能的團隊。

我們在深睿醫療項目上可以明顯感受到,一隻優秀團隊的重要性。不僅有CEO喬昕這樣的管理層,其曾任職西門子二十一年,一路見證了醫學影像軟、硬件技術的演進,對影像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也有俞益洲爲代表的科學家團隊。

如果創新技術公司還沒有完美的團隊,那我們投資人就幫助他尋找,幫助他搭團隊,幫助他商業化。

比如在蘭丁醫學的成長中,道彤派出了投資總監林禎成進入項目,幫助項目成長。去年蘭丁醫學收入已經過億,是市場上極少數實現了大規模商業化的醫療人工智能項目。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科學家與投資人間彼此很好的信任及配合,各自發揮最大的價值。

另一個是要警惕的是“僞硬科技”。硬科技投資週期長,風險大,不大好驗證,這個過程中要警惕,注意識別真僞硬科技。有一些產業,貌似高大上,但通過研究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可以發現其實並不然。就像多年前,電腦是高科技,但“組裝電腦”並不是高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