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投資永遠有機會。

作者 I 楊文靜

這是發生在最近的一幕。

華北一家消費機構的辦公室裏,LP擺明了態度:不希望再看到消費基金的資金被挪去投了硬科技項目。

不久前,這家消費VC剛完成了一筆硬科技投資,但LP獲悉後並不樂意,“原話大概意思是,我出資的是消費基金,爲何給我投了硬科技?”一位知情人透露。

最後,LP言語愈發激烈:“如果要投硬科技,我會有更好的GP選擇。”現場一片沉默。

事後機構內部總結了這位LP的觀點:他依然看好消費,不希望GP爲了迎合今年的大環境而跟風去看自己並不那麼擅長的方向。目睹這一幕,令人深思。

是去還是留?

當消費VC投起硬科技

“其實消費基金投硬科技,這個現象越來越常見了。”高宏就職於北京一家消費領域的VC機構,他本人也在消費行業深耕了十餘年,經歷過行業的大小週期,對此深有體會。

在他的印象中,不光是這一輪消費,其實在以前的消費投資歷史過程中也會出現相似的現象,甚至自己的LP也曾經聊起這樣的話題。

高宏忍不住感嘆,消費賽道的火熱如在昨日。回想一年前,各大投資機構紛紛砸錢搶項目,一些中小機構也急忙入場,長沙、成都等被新消費包圍的城市,聚集了不少出差的投資人,有時候隨便出去轉一圈都能遇到個同行。甚至有的人不出差了,乾脆搬過去長住。

那時的消費賽道,盛況猶如一日看盡長安花。然而轉眼一年過去,長沙的投資人撤離,取而代之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投資人,新消費漸漸偃旗息鼓。“當年那波搶消費的投資人,現在是不是有不少又衝向了各個研發基地?”高宏苦笑。

不久前,消費投資圈裏流行一個說法,叫“消費投資留守基金”。“消費投資人在幹什麼?”華南一位VC同行發問。在他的描述中,一位此前一直看消費的朋友,現在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投消費的了。

北京一位FA朋友觀察,這一年她接連看到不少此前看消費的VC轉型。去年硬科技大熱的時候投資界就曾報道過,消費投資人開始面試硬科技;而到了今年,消費投資人已經遍佈新能源、醫療,乃至此前無人問津的農業科技,“總不能坐以待斃。”

“硬科技,難道就好投嗎?”高宏反問。

時至今日,每個行業裏的人都在尋找能夠自洽的生存方式,從一條賽道逃離到另一條賽道無可厚非,但要面對的困難並不一定就會減少。堅持還是改變,不只是消費投資人的專屬命題,也是今年幾乎所有VC所要面對的。

來自LP的質疑只是困難之一。從消費轉到其他賽道,爲了能看懂項目,一批消費投資人開始苦學物理化學;而去年消費的估值泡沫,如今開始轉移到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上,多家投資機構爭搶一個項目的場景再現。

“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在我的理解裏,首先應該定義‘什麼叫消費’。” 深圳一位專注於食品飲料方向的消費投資人李旭岷表示,“比如消費電子叫不叫消費?這是需要消費者花錢購買的;再拿現在比較火的新能源汽車來說,汽車是消費還是硬科技?人造肉同樣在食品行業是一個顛覆性的變革,那這是生物醫藥還是消費?”

李旭岷直言,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基金、不同的LP,對同樣一個事情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說白了,投資本來賺的就是認知的錢,如果都隨大流,整個產業鏈上的參與者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在投資界的溝通中,多數堅守消費的投資人並不認同消費基金去投硬科技,但都對此表示尊重。“不必把正常轉型用以太嚴肅的討論,除了新消費外,也有一些醫療投資人在拓展賽道,長期堅守固然值得敬佩,但在行業寒冬裏,每個機構與個人都有選擇自由。”

投資人還看GMV嗎?

“至今我也沒搞懂,消費當初是怎麼火起來的。”回到一年前的消費場景下,上海的投資人朋友黎玲依舊感慨不已。

如今潮水退去,大家冷靜下來,越來越多同行開始反思。“回想起來,當時有不少做法都算是交了學費,比如當時很多新進入的機構都在追着GMV跑。”黎玲說。

對此不少互聯網從業者也深有體會。一位互聯網朋友劉娟聊起了自身經歷——她在去年進入了一家新消費獨角獸負責運營工作,此前拿到一些知名投資機構的大額融資。

“其實支柱業務的紅利見頂,已經沒有發展前景了,新業務屢試屢敗,從管理人到員工都看不到希望。”劉娟這樣評價自己的公司。而提到一輪輪融資的進入,劉娟則解釋稱:“公司的GMV不錯,向投資人強調的都是GMV撐起來的數據”。

隨後,她又補上一句,“但我們大批量刷單的事,總不會和大家講。”

對於GMV撐起的虛假繁榮,曾煒也有共鳴。“在消費和互聯網最熱的那兩年,對一些匆忙進入的投資機構來說,GMV幾乎成爲了行業標準。”

要討論GMV,最直接的對象就是互聯網。如今,以互聯網思維來投消費的模式,受到了投資人的審視,大家都抱着更加謹慎甚至批判的態度回看當初的狂熱:模式創新-融資燒錢-搶佔消費者/用戶-開店擴城/擴大銷量——這樣的邏輯是否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喫一塹長一智。如今,消費投資人出手越來越謹慎,GMV不再作爲衡量企業實力的關鍵因素,更多的時候,則是把一個企業是否具備自我造血能力作爲衡量標準之一。

“也不是說GMV就完全沒有參考價值。”黎玲提到,“只是在大家瘋狂進入時,投資流程能簡化就簡化,有時候只是看到了一個新模式、一個好數據,就有機構搶着投了,根本沒有思考那麼多。很多人認爲消費門檻低,但這一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其實很多消費投資人都並不全然否定用互聯網模式來投消費,因爲確實有前期靠燒錢培養消費者認知,最後走出來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但是在他們看來,採取什麼樣的擴張模式,這與某一品牌或某一消費細分領域的特點有關,也和品牌的入場時機密切相關。這之中,GMV、ROI,甚至盈利水平都只是一串參考數字,“真正的消費,做品牌就要有差異化,要建立起用戶認知;做產品就要腳踏實地去做供應鏈。”黎玲說。

消費投資是一條理性與感性並存的賽道,並不全然被冷冰冰的數據包圍,它還有更長期的價值。而很多追着風口而來的創始人、投資人,或許過於盲目地將快速擴張和數據增長奉爲圭臬。

“熱的時候追上去,冷的時候離開,說到底,這就是市場特點,這就是人性。”黎玲體會很深,作爲一個大環境下的個體,保持自身的定力、屏蔽外界噪音並非易事。

安靜時美好的事物纔會出現,

做投資也一樣

有人離開,有人堅守。

高宏記得,一年前和同事去看河南的一家明星消費老牌企業。當時,這家公司的估值一度喊到數百億,好幾家機構打破頭往裏鑽,要通過找關係、想辦法才能見到公司的融資負責人。高宏也看過項目,但因估值太高,最後索性放棄了。

然而一年不到,這家公司估值驟降。而像這樣的明星項目還有很多,大家在今年都不同程度自降估值,一些成功IPO的企業則出現了破發。

圈內漸漸安靜下來,起碼在新消費領域,爭搶明星項目、抬高估值的事越來越少,市場開始迴歸理性。

“仔細觀察會發現,現在離開的大多都是當年消費大火時一股腦湧進的那一批人,受傷的大多是頻頻抬高估值的機構。”在高宏看來,眼下不少消費創業公司估值下調,反而爲真正堅守的投資人帶來了機遇。

尤其在疫情帶來的困境下,行業開始逐漸分化。市場淘汰掉一批無法抵抗風險的公司,一些優秀的企業得以冒頭。當下,各個細分賽道上堅韌存活的企業成爲高宏重點關注對象,他將這稱之爲“掐尖兒”。

消費投資永遠有機會。只是消費領域低垂的果實被摘光了,真正留下來的往往需要紮根更垂直的細分賽道,更加考驗一家投資機構的真實功底。

正如黑蟻資本何愚在內部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如果黑蟻沒有投到好的項目,不是因爲消費行業沒有好項目,而是因爲自身的功課沒有做足。

麥星投資創始人崔立文也仍然相信消費是一條值得堅持的長期賽道。他提到,今年以來,麥星團隊並沒有刻意收縮,“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只是短期擾動因素,不能決定未來的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當下,品牌、供應鏈和技術是我們最關注的三個方向。”

而在此前的溝通中,金鼎資本團隊提到,“消費本質上來源於用戶的需求,除非中國幾十億人的需求一成不變,可能消費就不再有機會。但只要需求在迭代和變化,我們就能看到機會。”

“一切危機都終將過去,等到知更鳥到來時,你將錯過整個春天”。巴菲特的一句話,撫平了不少投資人焦躁的內心。只是,誰也不知道春天什麼時候來。

(文中高宏、李旭岷、黎玲、曾煒、劉娟均爲化名,周佳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