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作爲一種營養補充劑屬於食品範疇,但是因爲部分從業者的虛假宣傳導致整個行業出現信譽危機。這些急功近利的底層保健品賣家爲了拉到更多的人頭,提高自己的銷售額從而獲得更多的佣金,不惜通過將保健食品描述成能治病的良藥來哄騙消費者,這些消費者的主力通常是渴望健康的老年人。許多人被不良保健品賣家蠱惑,相信了保健品是藥的謊言,堅持服用保健品而不是尋找正規醫療途徑治病,最終既花了不少冤枉錢又嚴重耽誤了病情。

鑑於一些保健品直銷行業的違法行爲帶來的惡劣社會影響,前一陣兩部委約談91家持牌直銷企業,今天商務部發言人又宣佈暫停直銷審批備案,同時還強調會同職能部門開展保健品市場整頓工作。

這就給整個保健品直銷行業敲響了警鐘,如果你們不能規範自己的基層銷售人員的行爲,恐怕未來面對的將不僅僅是輕描淡寫的約談。已經有權健這個前車之鑑擺在那裏,誰還想重蹈覆轍。

其實解決保健品行業亂象很容易,只需向自己的消費者和下線代理商強調保健品的本質即可。在這裏給大家科普一下,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凡是說保健品能治病的行爲就是違法。保健品只能算是正常飲食之外的營養補充劑,任何以治病功能誘導消費者購買的行爲都屬違法。切記,切記!

保健品和藥品的外觀區別很大,保健品是食品準字,藥品是藥準字。無論你是消費者還是從業者,如果看到保健品標誌和食品準字還不能解答你的疑惑,請你拿着產品去當地的食藥監局找工作人員詢問,他們一定會熱情地爲你們答疑解惑,權威部門的話你們總該信吧。

在認識到保健品的本質後,請各位賣保健品的朋友好好思量一下要不要繼續從事這個行業。也許你沒有壞心眼,初衷只是想給大家帶來健康,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如果之前賣給你們保健品的人涉嫌虛假宣傳,誇大了產品的食品屬性爲藥品,你還要繼續下去嗎?

我知道很多人羞於承認自己上當受騙,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爲了面子而選擇繼續深陷其中真的明智嗎?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及時回頭還能挽回一些尚未失去的寶貴東西,比如親情和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