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綻放着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詩中作者說:我有一件高價值的處世法寶,亦即“方便”,對於其詩所說“方便”,除了用各種方便手段利益他人,普度衆生,還有一種就是通向真如佛門的深意。

我有一方便, 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 至死不入縣。

詩中作者說:我有一件高價值的處世法寶,亦即“方便”,對於其詩所說“方便”,除了用各種方便手段利益他人,普度衆生,還有一種就是通向真如佛門的深意。

我有一方便,何處惹塵埃

《法華文句》就說“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是導引,爲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方便”爲佛教思想體系及實踐上的重要術語,有多種意義。

《維摩經•法供養品》:“以方便力,爲諸衆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壇經•般若品》:“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唐•姚合《秋夜寄默然上人》詩:“賴師方便語,漸得識真如。”《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薦福弘辯禪師》:“方便者,隱實覆相,權巧之門也。被接中下,曲施誘迪,謂之方便。”

我有一方便,何處惹塵埃

作爲一個佛門弟子,除自身修行之外,還要幫助世間苦難衆生,共趨彼岸。此岸是苦,彼岸是樂;離苦得樂,全在一心。這裏,王梵志現身說法,把自己那種與世無爭,息事寧人的處世哲學,在詩偈裏作了形象的說教。

從出世的立場來看,這叫“忍辱波羅蜜”,是一門基本功課和要求。對於修行者者是一種崇高的境界。

我有一方便,何處惹塵埃

由此觀今,生活中,同事糾紛,鄰里糾紛,成百上千,成千上萬,有的矛盾激化,甚至鬧出人命, 這些矛盾有時聽來,其實可笑,大都是些婆婆媽媽,喫虧佔便宜之事。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他嗜。如若你是強者,當遇事就忍着點兒;如果你是弱者,遇事就避着點兒如此,則四海之內,風波不起,何樂而不爲呢?

我有一方便,何處惹塵埃

生活實苦,沒有誰的天空永遠陽光明媚,也許只有熬過了不如意,才能更好地擁抱詩和遠方,活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一點進步,就要懂得滿足。

人生最重要的,保特一份好心情,做一個快樂的人,將美好收藏,不必糾結遺憾,也不要總是後悔彷徨,只有心胸寬廣,才能釋然,只有懂得取捨,才能接近幸福。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當你心中想着別人的時候,別人自然也把方便留給了你。

我有一方便,何處惹塵埃

佛陀告訴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能化解嫌隙,平日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行善結緣的人生,纔是幸福的根源。當代高僧淨慧老和尚有言:“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人與人要有緣分才能和好,人和事要有緣分才能成功,人與社會乃至事事物物、你、我、他,等等,都要有緣分才能功德圓滿!

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綻放着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共同成就圓滿智慧人生!阿彌陀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