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徹涅爾說:“數十年以來,我們都知道黑猩猩以各種動物爲食,但此前未觀測到它們會吞食爬行動物,有趣的是,它們會一種‘砸殼技術’,此前黑猩猩曾通過該行爲砸開硬殼水果,現在它們使用該方法獲取烏龜肉。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科學家觀察了瑞卡姆博(Rekambo)黑猩猩種羣數量,但是這種吞食烏龜的行爲只在乾旱季節出現。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黑猩猩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們喫各種食物,其中包括:水果、白蟻、小型齧齒類動物,甚至殘殺吞食成年同類。至於黑猩猩喫爬行動物,是之前未曾聽聞的。目前,最新觀察顯示,非洲加蓬地區的黑猩猩種羣經常吞食烏龜,抓住烏龜後將它像椰子一樣砸爛,然後大快朵頤吞入腹中。

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描述了對黑猩猩捕食烏龜的首次觀察,這種前所未見的捕食行爲擴展了人們對黑猩猩飲食結構的認知,同時也使我們對黑猩猩的智力及其非凡的親社會行爲能力產生最新認識。

烏龜擁有一種非常強大的防禦能力——堅硬厚重的外殼,但對於加蓬盧安果國家公園的野生黑猩猩,科學家觀察它們掌握一種獨特技巧,它們擁有智慧大腦和靈巧的雙手,當黑猩猩發現烏龜時,將其猛力撞擊樹幹,直至龜殼破裂。一旦烏龜殼被打開,黑猩猩們就開始享受露出的龜肉。

該項研究第一作者、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託拜厄斯·德徹涅爾(Tobias Deschner)和奧斯納布呂布大學西蒙·皮卡(Simone Pika)將這種碎殼行爲描述爲“砸殼技術”。

德徹涅爾說:“數十年以來,我們都知道黑猩猩以各種動物爲食,但此前未觀測到它們會吞食爬行動物,有趣的是,它們會一種‘砸殼技術’,此前黑猩猩曾通過該行爲砸開硬殼水果,現在它們使用該方法獲取烏龜肉。”

黑猩猩捕獵範圍很廣,其中包括:幾種猴子(甚至狒狒)、羚羊、野豬和各種齧齒類動物,現在我們可以將爬行動物——鋸齒折背龜,添加到它的食物列表中。

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科學家觀察了瑞卡姆博(Rekambo)黑猩猩種羣數量,但是這種吞食烏龜的行爲只在乾旱季節出現。這種食物選擇性可能與食物可獲得性有關,但正如作者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乾旱季節有大量的水果,黑猩猩捕食烏龜的行爲發生具體時間仍是一個謎團,值得未來深入研究。

至於爲什麼喫龜現象僅出現在瑞卡姆博黑猩猩種羣,而沒有出現在其它種羣,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謎團。也就是說,這種行爲似乎是具有種羣文化特徵的,而不是本能行爲,黑猩猩可以互相學習,並隨着時間推移保持着這種行爲。

德徹涅爾解釋稱,當前斷言還爲時過早,事實上其他幾個黑猩猩種羣生活區域也存在着烏龜,經過幾十年的觀察,這是迄今第一次觀察發現烏龜被黑猩猩吞食,暗示着這可能是一種文化特徵。爲了證明社會學習是一種文化傳播的確很困難,但是考慮到這種行爲在其他種羣中不存在,很可能是瑞卡姆博種羣有一隻黑猩猩學會砸碎龜殼,種羣其他同伴通過觀察,學會這種行爲。

科學家觀察發現共有10只不同的黑猩猩會食用烏龜肉,其中包括:7只成年雄猩猩、1只成年雌猩猩、1只青春期雄猩猩,1只青春期雌猩猩。在觀察的38次捕食事件中,34次成功(1次失敗捕食時砸碎龜殼無法獲取龜肉最終放棄),大多數雄性都有這種飲食習慣,研究人員稱這是一種正常或者“習慣性”行爲。

以下是一個典型的進食實例,當一隻黑猩猩發現和捕捉到烏龜,它會不斷地用樹幹擊打烏龜的腹殼和背殼,當烏龜殼被砸碎之後,黑猩猩爬到到樹上享受美味的烏龜肉。

人們會認爲黑猩猩喫烏龜不足爲奇,但是研究人員記錄了黑猩猩喫烏龜過程中一些有趣行爲。首先是“砸殼技術”,黑猩猩使用粗樹枝作爲工具,不斷地擊打烏龜殼,這可以被解釋成靈長類動物使用工具的前導行爲,因此該行爲可能有助於我們洞悉觀察遠古時期靈長目動物進化歷程。

其次,一些黑猩猩身體不夠強壯,無法用手砸開龜殼,因此它們將龜殼交給了更強壯的雄性黑猩猩。值得注意的是,雄性黑猩猩砸碎龜殼之後很樂意與同伴分享,在38次捕食事件中,共有23次與同伴分享龜肉。這種親社會行爲證實黑猩猩的情感複雜性,甚至可能考慮到同伴需求性。德徹涅爾指出,儘管如此,分享並不一定能告訴我們關於動物社會智力的任何有趣事情,而是體現了它們社會關係的質量。德徹涅爾說:“儘管我們還沒有充分詳細數據分析食物共享模式,似乎盧安果國家公園的黑猩猩並未出現因分享龜肉而發生爭鬥。從而表明較高等級的動物不使用他們的力量侵略攻擊同伴而獲取食物,它們很可能存在食物交換等其他服務,例如:幫同伴梳毛、支持其它同伴參與衝突等。”

最後,科學家還觀察到一隻雄性黑猩猩存在儲存食物的行爲,這與早期人類行爲十分相似。觀察顯示,它在喫了大約一半的龜肉後,將剩下的一半藏在樹叉,之後它搬到另一棵樹築巢睡覺,第二天,它再次來到儲存食物的樹叉,將剩下的龜肉喫完。這種行爲看上去頗有遠見,黑猩猩利用現有條件規劃未來的生活,最新這份研究報告中稱,這種認知特徵可能出現在早期靈長類動物中,早於人類和黑猩猩祖先的進化分裂。

對於德徹涅爾而言,這一發現具有特殊重要性,它突出了黑猩猩羣體中一個此前未知的行爲,而該黑猩猩羣體所在位置與之前充分研究的黑猩猩羣體距離較遠。

德徹涅爾說:“我們總是能發現一些新的行爲特徵,其中一些是文化行爲,這意味着由於野生棲息環境遭受人類破壞,人類偷獵行爲導致黑猩猩數量驟減,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某些方式保持黑猩猩數量,但是人類活動會破壞某些黑猩猩種羣的文化特徵,而且是永遠消失,這些野生黑猩猩的種羣特徵有助於研究人類進化歷程。”(葉傾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