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江西省南昌警備區組織今年即將入伍的近2000名新兵,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開展“牢記初心啓程、投身強軍實踐”傳統教育暨歡送新兵活動。一大早,80歲高齡的老兵陳茂衣就帶着一家人來到紀念館,爲即將前往南昌起義部隊服役的孫子陳文博送行。這一天,像陳文博一樣,南昌近200名新兵將從打響武裝革命第一槍的地方,奔赴南昌起義部隊服役。

“孫子陳文博圓了我們祖孫三代的夢!”陳茂衣激動地對記者說。原來陳茂衣一家三代都有從軍經歷,當年陳茂衣參軍入伍時就想到南昌起義部隊服役,但未能如願。得知今年南昌起義部隊在南昌徵兵,陳茂衣帶着已是大學生的孫子陳文博早早應徵報名,並順利通過體檢和政治考覈。

“我們部隊的前身是葉挺獨立團,是從南昌走出去的部隊,這裏有我們的根和魂。我們來南昌徵兵,就是來尋找英雄的後代,傳承英雄的基因!”來自陸軍某部的接兵幹部劉高偉介紹,每年“八一”建軍節,部隊都會組織官兵到旅史館追憶歷史、緬懷先烈。

今年6月13日,曾參加過南昌起義的陸軍某部執行任務時途經南昌。在軍地雙方座談會上,“英雄部隊”提出請英雄城送“英雄兵”,雙方不謀而合。7月份,南昌市雙擁辦向江西省徵兵辦上報《關於向雙擁共建部隊輸送南昌籍兵員的請示》。這份請示,引起了江西省軍區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專門協調上級機關,拿出專項計劃,開通“綠色通道”。

“向英雄部隊送兵,就要優中選優。”今年,向南昌起義部隊輸送兵員的消息傳出後,南昌市各縣區徵兵點都排起了“長龍”。警備區按照1∶1.5的比例從“雙合格”應徵青年中遴選選送對象,會同接兵單位聯合組織走訪調查,通過體檢、政治考覈、役前訓練等層層選拔,確保兵員質量。

即將奔赴參加過南昌起義部隊的婁威威自豪地告訴筆者,他是江西服裝學院本科應屆畢業生,今年他用紅色元素設計的畢業選題“武裝起義”,拿到了學院優秀獎。

“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這幾年我們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組織入伍新兵進行傳統教育,就是要讓他們時刻牢記自己是英雄城的兒女,當好‘八一’精神的傳承者和播火者,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南昌警備區政委王宗軍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