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龍

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根據農業農村部駐村調查發現,當下農民消費第一支出爲食品,很多農民第二支出是人情禮金,超過看病支出。韓俊提出,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等做法。

鄉風異變不僅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甚至成爲農民小康路上的沉重負擔。五花八門的人情禮金已經從婚喪嫁娶、金榜題名等大喜事,演變到幼兒滿月、小孩升學、住址搬遷等瑣碎雜事,很多農村地區的人情禮俗消費以贈送禮金爲主要形式,且金額標準逐漸攀升。

中國是禮儀之邦,農村是“熟人社會”,講究禮尚往來。家中遇有喜事,擺上兩三桌,親朋好友聚一聚,確實能營造一種歡樂的氣氛,體現出一種脈脈親情。但喜宴一旦操辦得過了頭,就難免讓人感覺到有斂財之嫌。

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背離了人情禮金的初衷,讓原本溫馨的人情味,淪爲不堪重負的“人情債”。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推行移風易俗,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從實際來看,一些地方也積極探索,借力各種手段淨化農村社會風氣。2017年4月,我省華容縣設立了全省首個“治陋辦”,設定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規定,向頑痾重症 “人情宴”開刀,各鄉鎮制定出專門的村規民約,明確辦酒範疇,界定辦酒條件和程序,明確違禁辦酒的處罰。

習慣養成靠自律、也需要他律約束。湖南省民政廳等6部門日前聯合下文,要求到2020年全省所有村(居)普遍修訂形成價值引領、合法合規、羣衆認可、管用有效的村(居)規民約,聚焦樹新風、治陋習,抵制濫辦酒席、天價彩禮、薄養厚葬、家庭暴力和涉黑涉惡等突出問題。讓村規民約在傳統禮俗與陳規陋俗之間劃出清晰的紅線,倡導村民戒奢崇儉,培育文明鄉風、純樸民風,爲振興鄉村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和風尚。

反對鋪張浪費,狠剎大操大辦中的不正之風,關係到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和反腐倡廉鬥爭的社會基礎,更關係到一個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因此,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齊抓共管,加強村民(市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導文明新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