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上,結腸息肉類型有很多種,切除後會不會復發要根據具體息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絕對的!

首先,臨牀上,把息肉分爲: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管狀腺瘤以及絨毛狀乳頭瘤或絨毛狀管狀腺瘤。其中從癌變的幾率來看的話,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幾乎不會發生癌變,同時單純的冠狀腺瘤癌變率也比較低,最高的就是絨毛狀乳頭瘤或絨毛狀管狀腺瘤,根據不同的息肉類型以及息肉的大小、數量,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因此其複發率跟這些有密切的聯繫!

其次,不同類型息肉複發率不同!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這種一般不會發生癌變,在數量比較少,大小比較小的情況下,只需要在腸鏡下進行電燒就可以了,而且基本上不會復發,如果數量比較多,或者比較大,那麼就需要進行腹腔鏡下切除,一般也不易復發!單純的管狀腺瘤。癌變率比較低,一般情況下臨牀上多采用切除的方式進行處理,但由於其病因不明,複發率相對比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要高,而且要求半年定期複查一次,連續複查三到五年爲宜!絨毛狀管狀腺瘤或絨毛狀乳頭瘤。癌變率比較高,根據其基底部大小,而且選擇手術方式不同,切除後可能不完全,有時候基底部範圍大又深,那麼極有可能導致其復發,複發率相對比較高,一般採用腹腔鏡下切除後運病理活檢,明確其分化程度,但其病因仍然不明,術後要求患者必須半年複查一次,而且必須連續複查五年以上,那麼沒事就是沒事了!

最後,不管是哪一種息肉,事實上,臨牀上都要求進行定期複查,在息肉的病因問題上確實是一個比較模糊的地段,而且一般要求健康人羣,40歲以上人羣就建議定期複查腸鏡,因爲我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確實挺高的,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可能跟我們生活方式改變也有很大關係!最重要一點:早期發現腸癌仍然是治療腸癌最關鍵的方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