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又稱爲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134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峯,雖說大清盛世是在三代清朝帝王的努力下造就的,但其中在位時間最短的雍正皇帝可謂功不可沒,承上啓下的雍正皇帝既是一個過渡者,也是康乾盛世重要的締造者。

雍正在位時期,整頓吏治,勤於政事,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公元1723年,雍正從康熙末年九王奪嫡的鬥爭中脫穎而出,繼承大統。表面上,帝國依舊強悍無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帝國的危機已經是如影隨形,由於康熙後期年事已高,對朝政的把握日益鬆懈,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準則,對很多事都得過且過,很多應該馬上就解決的問題,最終也是無果而終。

雍正的開局,繁華之下陷阱處處,清王朝迫切希望雍正能使國家走向正軌,把大清推向快速發展的快車道,雍正繼位以後也確實很勤政,常常在深夜批奏摺,雍正在位短短13年,但是對國家的改革確實不少,其中著名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密摺制度,就不一一細說。

他的父親玄燁當了61年皇帝,他的兒子弘曆,當了60年皇帝,三年多太上皇,皆去南巡北狩,唯獨他沒有,他的兢兢業業,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在北京圓明園突然暴病,生命垂危,雍正彌留之際,將四位重要的人物全部招到自己身邊,做了最後的安排。

這四個人中有兩位親王:莊親王允祿和果親王允禮。有兩位重臣: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雍正皇帝告訴他們四人,自己一共留下了兩封密詔,等到自己駕崩之後,你們四人一起打開第一道密詔,宣佈任皇帝的人選。等到新皇帝繼位之後,再把另一封密詔交給新皇帝。

雍正死後,爲什麼穩定大局,四名大臣宣讀了第一封密詔,內容就是讓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即皇帝位,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然後,四人把第二封密詔交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登基之後,宣讀了第二份遺詔,第二道密詔中雍正的意思很簡單,他爲乾隆皇帝留下了四位顧命大臣,這四位將成爲乾隆麾下的棟樑。令人覺得不測的是,雍正在密詔中,故意將漢臣張廷玉放在鄂爾泰的前面,是爲了提高張廷玉的地位。因爲在清朝舊制中,滿人的地位比漢人高,漢人做官再高終究還是外臣,所以雍正這樣安排是爲了讓張廷玉遏制鄂爾泰。可見雍正的良苦用心。

正是因爲雍正的精心謀劃,才使乾隆能夠順利即位,實現大清皇權的平穩過渡。雍正駕崩前連下兩道密詔,衆人皆歎服,才能讓乾隆穩坐江山63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