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起了话题 #十年对比挑战# 网友们纷纷开始回忆十年前的自己。

十年,对你来说,是发际线后移,身材发福?还是发量依旧,苗条如初?

十年,对东至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十年前这里都发生了什么吧...

十 年 前 的 那 些 大 事 件

1

东至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世界三大红茶之一的“祁红”就发祥于此。2009年"东至云尖"系列茶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年后,东至云尖已成为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礼品茶与招待茶之一。

虽然相比茶叶大品牌,东至云尖依然很小众,却是东至游子的出门必备,每个春天里最惦记的味道。

2

2009年,洋湖镇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土地流转合作社——东至县洋湖镇联合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以土地入股,既可以拿到每亩田400元的流转费用,还能在年成好的时候分红。

十年后,土地被承包流转,东至的种植大户层出不穷。

有三条岭种梨花的,为东至种出了一座后花园;有种菊花都上了央视的;还有在山里专注做有机红茶的汪建明...

如今在东至,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在想方设法让这片土地结出累累硕果。

3

2009年,东至一中校报《弦声》获国家最佳校报一等奖,这是对一中一直以来深耕校园文化的莫大肯定。

十年后,一中校园里依旧有很多热爱写作的文学少年,在用自己的手,书写着眼中的家乡和这个世界。

(东至一中学子获奖证书)

4

2009年,东至县心连心剧团被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批全省民营艺术“百佳院团”荣誉称号。一年后,我县尧乡艺术团亦获此殊荣,成为当时池州市仅有的两家获奖剧团。

十年后,在胡淑琴团长的带领下,演员们依旧精神抖擞,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我们民间戏迷爱好者带来丝毫不打折扣的演出。

剧团在姜坝文化室广场演出黄梅戏《莲花庵》

5

2009年,东至二中全校达三本线总数606人,全校600分以上78人,其中应届41人,应届一本达线率为12.9%,三本达线率为42.5%。

文科应届本科达线率20%,为全县之最,其中宋元明同学以总分548分夺得全县应届第一名。

2009年,东至三中学生荣获全县高考文理双状元,囊括高考县文科前六名和理科前两名。

十年后,二中、三中依然是我县高考的杠把子,只是榜单上的少年们,都散落在何处呢?

6

2009年,安徽东至县人王恒,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百强人物。

此前,王恒还被奥组委选拔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受邀上海世博会展示书画艺术。

十年后的王恒,在北京任职某体育用品公司的设计师,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授业恩师在点评王恒画作

7

欧阳惠林同志因病于2009年2月13日15时4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欧阳惠林,安徽省东至县洋湖镇北山村人。曾任政协江苏省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等职务。

一个充满伟人的时代结束了。

8

2009年2月26日,在东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县长史孺牛做2009年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

十年前,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6.7亿元,财政收入3.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2%。

截图来自东至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年前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亮点,有的依旧在强势发展,而有的已成为发展之痛。

十年后,在盛国星县长的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预计今年生产总值 166 亿元、财政收入15.7亿元,加速形成尧东一体,推动东至由山城时代向滨江时代跨越。

相信东至未来会更好,毕竟十年前东至人还不知道马云是谁,十年后,东至已经是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获批省级电子商业集聚区。

十 年 前 的 你 在 做 些 什 么

十年对于个人来说或许很长,但对一个城市来说可能就会很短。

小编整理了2009年东至的这些大事件,能不能撩拨起你内心深处的某些回忆呢?

比如当我们走在修葺一新的大坝上,看着已然清澈的尧渡河水,你还记得它曾经的样子吗?

期待大家来留言区和小编一起聊一聊你和东至的这个十年。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