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上訴人李霞與被上訴人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這麼火的劇怎麼被訴抄襲了?而且還是再次被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19日一早,“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突然登頂微博熱搜,喫瓜羣衆紛紛趕來詢問,這麼火的劇怎麼被訴抄襲了?而且還是再次被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作爲2017年的大熱劇,《人民的名義》從開播以來就一直在話題的中心。除了劇情本身帶來的熱度,其周邊的知識產權問題也層出不窮。從劇播一半被泄露全集的版權糾紛,到“達康書記車貼”侵權事件,再到一系列的抄襲訴訟,即使電視劇已經放送完畢近兩年了,但此次熱搜第一足見此劇依然熱度不減。

更引人注意的是,起訴《人民的名義》抄襲的作者還不只一位,這也引發了大家對於“抄襲”的判定標準的熱議。

《人民的名義》與《暗箱》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人民的名義》播出後不久,小說《暗箱》的作者劉三田就起訴周梅森所著《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暗箱》,並且索賠1800萬。2017年11月,上海浦東法院正式受理該侵權案。

據此前報道,劉三田一方認爲“2015年開始創作的《人民的名義》文字劇本和影視連續劇,完全模仿抄襲了原告2010年6月發表的《暗箱》,兩作品在總體結構和故事演進脈絡上,完全雷同模仿”,並要求停止《人民的名義》的一切播出、複製、發行、信息網絡傳播,索賠經濟損失1800萬元。

對此,周梅森當時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作品純屬我個人創作,我閱讀的範圍、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我不知道暗箱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所謂抄襲的說法不值一駁,我保留反訴的權利。此事對我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簡直就是碰瓷,我認爲她的這種行爲涉嫌敲詐,我們一切法律上見,我決不妥協。我向社會宣佈,我的作品均出於原創。歡迎全社會對我的作品進行舉報。我的一切作品,只要是抄襲的,查實一部,我個人獎勵十萬元。”

於是到了2018年1月,周梅森果然進行了反訴。據媒體報道,周梅森以《暗箱》抄襲其更早期的作品《中國製造》和《絕對權力》爲由,將劉三田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劉三田立即停止出版、發行小說《暗箱》,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及購書費和公證費2500餘元。該訴訟也已被北京海淀區法院受理。

2018年12月,作家劉三田訴《人民的名義》抄襲一案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雙方就《人民的名義》是否抄襲了《暗箱》一書進行了激烈辯論。庭審結束,原告表示可以接受調解,被告則明確表示拒絕。法庭未當庭作出判決。

《人民的名義》與《生死捍衛》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2018年5月,因認爲《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自己創作的小說《生死捍衛》,李霞將作家、編劇周梅森和出版《人民的名義》的北京某集團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周梅森賠償80萬元,出版社賠償20萬元,並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認爲,通過具體比對可知,涉案兩部小說在李霞主張的破案線索的推進及邏輯編排、角色設置、人物關係、情節、具體描寫五個方面的表達上不構成實質性相同或者相似,《人民的名義》不構成對《生死捍衛》的抄襲,李霞關於周梅森、北京出版集團侵犯其著作權的主張不能成立,故判決駁回李霞的全部訴訟請求。

一審敗訴後,李霞不服判決上訴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其全部訴訟請求。

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消息,本案涉及兩部篇幅廠、容量大、情節複雜的長篇小說,侵權比對難度較大。加之根據小說《人民的名義》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熱播並曾引起全民熱議,本案因而較受社會關注。目前,本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究竟是否抄襲?

此次登上微博熱搜之後,不少網友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人民的名義再被訴抄襲!碰瓷還是確有其事?

在一審判決未抄襲的前提下,大部分網友都表示支持《人民的名義》。也有網友表示,反腐小說題材類似,涉及人設及情節難免會有相似之處。法律規定,在作品類型相同的情況下,判斷抄襲的主要依據是文字表達的重合度。

後續的判決結果IPRdaily將持續關注報道,對此您有什麼看法,也可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