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永州記憶|湘南農民運動的先驅——雷晉乾

這是雷晉乾像(資料照片)。雷晉乾(1898-1927),字伯第,號醒頑,1898年12月15日出生於湖南省祁陽南區(現三口塘鎮)慄林壩塘村。中共早期黨員,中共祁陽縣特別支部創始人。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電(記者柳王敏)從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三口塘鎮出發,沿着以革命烈士雷晉乾的名字命名的“晉乾路”往前走,便可見到位於壩塘村八房院的雷晉乾墓地。每到清明時節,當地的石湖小學師生都會前往烈士墓地舉行掃墓活動。一代英烈的革命事蹟,在家鄉廣爲流傳,激勵後人不斷奮進。

雷晉乾(1898-1927),字伯第,號醒頑,1898年12月15日出生於祁陽南區(現三口塘鎮)慄林壩塘村。中共早期黨員,中共祁陽縣特別支部創始人。

1914年,雷晉乾進祁陽塔邊高小學習,19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1919年,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與進步同學蔣先雲、黃靜源一起積極投身湘南反帝愛國運動,參與組織了“馬氏(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衡陽文化書社。

1921年3月,雷晉乾會同18位同學在衡陽省立第三師範成立進步學生組織“心社”,研究馬克思學說。不久“心社”發展到30人,並遵照毛澤東的意見,全部轉爲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

1922冬,雷晉乾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受黨組織派遣,雷晉乾赴安源、水口山等地開展工人運動。同年秋,被中共湘區委員會派往衡山縣白果,策劃籌建了中共在湖南的第一個農會組織--嶽北農工會。11月,農工會遭到軍閥趙恆惕鎮壓,雷晉乾被捕入獄。經黨組織多方營救,於1924年2月出獄。後擔任衡陽青年團地委書記,着手恢復“湘南學聯”的工作。

1925年秋,雷晉乾和毛澤民、夏明震一起由中共湘區委員會介紹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其間,他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年底,被中共湖南區委和國民黨湖南省黨部任命爲農民運動特派員派回祁陽,發展黨的組織,領導農民運動。

1926年1月,中共祁陽特別支部在縣立一高成立,雷晉乾任支部書記。同年8月,當選爲國民黨祁陽縣黨部農工委員。10月,當選爲祁陽縣農協委員長。12月,雷晉乾在長沙蔘加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並向大會報告祁陽農民運動的情況。

1927年1月,雷晉乾任縣農民自衛軍總隊總隊長;同時,又組織成立了祁陽縣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處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在雷晉乾等共產黨人的推動下,祁陽縣農民運動蓬勃發展。

1927年5月21日,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衆。28日,因叛徒出賣,雷晉乾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恫嚇,他大義凜然、斬釘截鐵地說:“革命者從參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將自己的整個生命交給了革命事業,何懼赴難。我雖一死,革命後繼有人。倒是你們,今天當了劊子手,成爲人民的敗類,將會蒙羞萬代,遺臭萬年,那纔是生不如死呢!”6月9日,雷晉乾英勇就義,時年29歲。

雷晉乾爲民族獨立與解放奉獻了自己短暫的一生。1951年10月,原省農民運動特派員、中共祁陽特別支部第二任書記王首道爲悼念大革命時期祁陽被害戰友,在輓詞中寫道:雷晉乾、蔣毓華等同志是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運動中祁陽人民愛戴的革命英雄,他們盡忠人民解放事業的光輝業績與堅持革命真理臨死不屈的犧牲精神,永垂不朽!

爲紀念雷晉乾烈士,祁陽縣將雷晉乾故居和墓地確定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縣城龍山公園修建烈士紀念碑亭,將通往烈士故居的公路定名爲“晉乾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