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於寶豐縣鬧店鎮南,建於東漢末期,大約在漢靈帝光和年間,比白馬寺晚約百餘年,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2、武周證聖元年(695年)置武興縣(治今寶豐縣城),屬汝州。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寶豐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隸屬平頂山市,總面積722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寶豐縣是“中國曲藝之鄉”、“魔術之鄉”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爲河南省八大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同時還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省級文明縣城”。

一、歷史沿革

1、商周時爲應國屬地,春秋初屬鄭,後屬楚,戰國初期屬韓。秦置父城縣,漢因之。隋、唐時先後爲汝南縣、滍陽縣、武興縣、龍興縣。

2、武周證聖元年(695年)置武興縣(治今寶豐縣城),屬汝州。唐神龍元年(705年)改名中興縣,尋改稱龍興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龍興縣,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宣和二年(1120年),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復置寶豐縣,屬汝州。清因之。

2、1913年屬豫西道,1914年屬河洛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36年與郟縣合併,改輔城縣,同年復寶豐縣。1949年屬許昌專區,1959年屬許昌地區。1960年廢入平頂山市,1961年再置寶豐縣,仍屬許昌專區。1969年屬許昌地區。1983年屬平頂山市。

二、地名來歷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當時縣境內有白酒釀造、汝官瓷燒製,冶鐵工場等,物寶源豐,寶貨興發,奉敕賜名“寶豐縣”。《讀史方輿紀要》汝州寶豐縣:“以縣有冶鑄場,改曰寶豐。”

三、風景名勝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1、香山寺。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寶豐縣鬧店鎮南,建於東漢末期,大約在漢靈帝光和年間,比白馬寺晚約百餘年,歷經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現在已知的中國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和觀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徵非常突出。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2、白雀寺。位於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西父城遺址之上。白雀寺始建於後秦姚萇白雀年間(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爲瑞應的象徵,白雀集而吉祥至。相傳白雀年間白雀羣集於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們以爲祥瑞而建起寺廟稱白雀寺。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3、文筆峯。位於縣城南2.5公里的文筆山上,內有文筆峯塔又稱文峯塔,明代,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於明萬曆四十七年建造爲六棱實心磚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頂,無層、無門窗,略似華表,造型別致,風格獨特,爲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4、高皇廟。位於縣城北10公里石橋鎮高皇廟村。高皇廟因劉邦曾在此地駐紮而得名。

河南省寶豐縣,北宋置縣,因製造業發達得名,國家園林縣城

5、文廟大成殿。明代,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寶豐縣城東大街縣一中院內。文廟大成殿始創於宋,坐北向南。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崇禎十年(1637年)擴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