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房地產大局已經塵埃落定。在經過去年狂飆突進的價格飛漲之後,自去年初開始,圍繞"房住不炒"定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迅速蔓延全國,更是超過以往達到"史上最密集"、"史上最多",在這種情況之下全國房價也得以平穩控制,一二線等去年漲幅較大城市呈現量價齊跌景象,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效果也堪稱理想。

而最主要的變化還是房地產市場預期的變化,購房者、炒房者對於房價上漲預期的變化,據權威機構的統計報告顯示,現在的購房者選擇觀望的佔比居多,且明年對於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也大大降低。諸如過去"盲目跟風買房"的現象更是銷聲匿跡,可以說在經歷一年的風捲殘雲似的大調整之後,房地產市場已經逐漸重回正軌。正在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從58同城鄭州房產頻道上也可以看到,房價也是有所下降。

都說"安居才能樂業",隨着2018年房產新政的實施,中國樓市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比如房價漲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去庫存成效顯著、投機炒房受到遏制、自住需求穩步釋放。隨着各項改革持續推進,樓市會更快步入穩定健康的軌道。

這其中對於炒房投機投資的遏制更是大快人心,拍手稱快。房地產發展至今,頑疾纏身房價更是畸形上漲,炒房投機者雖不能負全責,但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房子本身兼具投資功能不假,但是在瘋狂熱炒之下,投資功能被過度放大就無可避免地擠壓剛需的利益,投機炒房絕對是房地產的一顆"毒瘤"。

業內專家普遍認爲,今年在金融政策端國家或會對於首套房剛需和改善型剛需有重大的政策支持,比如銀行貸款的審批優先、首套房貸款利率的優惠力度等,以及即將出臺的房地產稅的徵收範圍將不考慮首套剛需,在全國更多的城市推行共有產權房、發展租房市場等,都實實在在的說明,國家對於真正的剛需政策和行動上都是鼓勵和支持的。

真正需要房子居住屬性的剛需纔是大多數。當絕大部分人更看重房子的居住功能的時候,房子的價格就沒理由居高不下了。所以,作爲剛需的我們也別輕言放棄,更不要天天想着尋求捷徑,做炒房發財的美夢,靠房產實現資產和財富的雙豐收。而應在有限的生命裏努力工作,提升自我,勤修內功,以此實現自己的買房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