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北方主產區新季玉米生長相繼進入乳熟-蠟熟階段,且由於今年部分地區種植早熟品種以及積溫較高的緣故,華北多地夏玉米已經開始收穫。9月9日~10日,黑龍江北部玉米主產區剛剛躲過一輪早霜(大豆受災相對較重),未來一週絕大部分地區暫無早霜擔憂,但北方主產區能否避過“秋澇”值得關注。

東北大部暫無早霜之憂

在9月9日的霜凍災害中,東北大豆受影響較爲嚴重,玉米總產量或無實質性傷害。東北早熟玉米目前已經上市,遼寧烘乾玉米裝車價1780~1800元/噸,黑龍江雙鴨山2018年產烘乾玉米汽車板報價1640~1650元/噸。因今年玉米種植成本明顯提升,種植補貼顯然低於大豆,也將支撐農戶挺價惜售心理,預計除部分機收不易保存的地塊出售速度較快外,其他可留存地區玉米出售進度將晚於歷年同期。

目前來看,東北大部分地區暫無早霜之憂,吉林農戶表示,只要今年9月25日之前沒有霜凍,當地玉米單產下降幅度將有限,若國慶節之後迎來霜凍,則單產可能高於此前預期。

部分地區減產預期較強

目前,東北地區、內蒙古、華北、西北地區大部春玉米處於乳熟期,局部地區進入成熟期。其中,黑龍江、遼寧、山西一類苗比例高於上年和近5年同期,甘肅高於上年、低於近5年同期,吉林、內蒙古低於上年、高於近5年同期,河北低於上年、與近5年同期持平,這與相關部門的考察結果接近,即黑龍江增產、遼寧和吉林小幅減產。不同的是,市場普遍反映,今年內蒙古增產概率較高,遼寧減產可能性更大。

收穫期秋澇令市場擔憂

目前,華北地區降雨有利於緩解當地旱情,但雨勢過大或不利於當地秋糧收穫,尤其是在今年山東、河南南部地區玉米收穫時間較常年提前的情況下。數據顯示,河南省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適宜收穫期較常年提前4~5天,爲9月15日~28日;豫西地區提前2~3天,適宜收穫期爲9月17日~30日;豫北地區較常年偏晚2~4天,適宜收穫期爲9月24日~10月8日。

入秋後東北大部降雨頻繁,氣溫下降明顯,9月20日~23日黑龍江中北部、吉林東部雨量偏大,加重秋澇擔憂。不過氣象預報顯示,9月28日~10月7日,我國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南地區東部、漢水流域、江南北部和華南沿海。

目前東北地區新糧上市節奏逐漸加快,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大部分地區尚未收穫,但因東北地區減產預期較強,市場囤糧心態較強,部分企業掛牌收購價格試探性高開的局面依舊。由於參與收購的深加工企業數量較少,目前的收購價格並非主流,更具代表意義的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業目前尚未開始收購。隨着新糧上市數量不斷增加,價格高開後高走信心仍顯不足。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中國糧食行業惟一公開發行的報紙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