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誤導的諸多罪狀——各片區工藝與茶類歧途

半個多世紀以來,因普洱茶工藝及文化幾乎徹底脫節,以綠茶專業冒牌的“普茶專家”,無人深入細緻並實事求是地研究和繼承正確的正統普洱茶文化及工藝與茶品,無知地將其攪混亂,盲目推廣了錯誤的垃圾工藝及茶品。

一、《普洱府志·物產》載:“烏爹泥,李時珍《本草綱目》:‘出南蕃爪哇、暹羅諸國,今雲南、老撾、暮雲場地方造之。’雲:‘細茶末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淯中,日久取出,搗汁熬製而成。塊小而潤澤者爲上,塊大而焦枯者次之。’”其內“污泥”是習慣性語誤,實際是無污“淤泥”,乾淨泥塘。而“細茶末入竹筒”,“日久取出”,出現“塊小”與“塊大”,“潤澤”與“焦枯”,證明竹筒內的茶末因長時間埋在有水淹沒的泥土內,茶末受潮結團,又分散,經歷發酵。但由於埋沒期間,土表水分保持程度不同,其土表水份不曾乾涸的茶末,隔絕空氣的純發酵已經到位,所結合成的團塊重新裂散,是無黴變的純發酵,因而“塊小而潤澤”,品質“爲上”;而其水份曾乾涸的茶末,發酵沒有到位,集結的團塊沒有重新裂散,並且透氣而帶黴變,使之“塊大而焦枯”,品質“次之”。其中,“潤澤”與“焦枯”是茶品黴變與否的區別,“潤澤者”的泡渣非碳黑色,“焦枯者”的泡渣帶碳黑色。

同樣,《本草備要·金石水土部》“孩兒茶,瀉熱,生津,澀,收溼。苦澀、清上膈熱,化痰生津,止血收溼,定痛生肌。塗金瘡口瘡(硼砂等分),陰疳痔腫。出南番,雲:是‘細茶末納竹筒,埋土中,日久取出,搗汁熬製而成,且塊小而潤澤者上,塊大而枯者次之。’”和《本草備要·金石水土部》:“孩兒茶……出南番,雲:是細茶末,納竹筒,埋土中,日久取出,搗汁熬成。塊小而潤澤者上,塊大而枯者次之。”及《本草從新·火類土類》:“孩兒茶……出南番.以細茶末納竹筒.埋土中.日久取出.搗汁熬成.塊小潤澤者上.大而枯者次之。”都是乾淨製作。但都分爲“塊小而潤澤”和“塊大而焦枯”兩類,即純發酵和帶黴變兩類。

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部》:“烏爹泥,亦名孩兒茶。烏爹,或作烏丁,皆番語,無正字。烏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羅、寮國諸國,今雲南等地造之。雲:是細茶末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溝中,日久取出,搗汁熬製而成。其塊小而潤澤者爲上;塊大而焦枯者次之。苦、澀,平,無毒。清上膈熱,化痰生津。塗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溼。”和《本草便讀·土類》:“孩兒茶,苦澀且微寒.能點痔而止血.熱痰仗清化.可定痛以生肌.(孩兒茶用細茶末.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溝中.日久取出.搗汁熬製而成,小而潤澤者爲上.大而焦枯者次之.生肌口瘡等藥.皆外治爲多.內服雖有方法.亦不過藉其清化之力耳.然畢竟膠滯之物.用者亦罕。)”等所載的製法,就既不衛生,又有黴變,屬“膠滯物”。因此“皆外治多”,“內服”“用者亦罕”,即罕見。

可見,烏爹泥或孩兒茶,即明、清茶膏,一是乾淨而無黴變的純發酵茶,茶渣潤澤不焦枯,無碳化,其泡渣固然不會帶碳黑色,內服兼外用“治百病”。二是不衛生或黴爛的“塊大而焦枯”者,其泡渣固然碳化爲黑色,多以外用而極少內服。

目前的“熟茶”,其泡渣都帶碳黑色,無不是黴茶,混雜其中的炒青半生者,都可能滋生黃麴黴。無論製作衛生與否,其工藝本質就是捂臭、腐爛和黴變,只是經高溫烘烤,如糞便般似“香”實臭!所謂的“養胃”,實際是種麻醉性假相,實際暗藏潛默性危害,概不宜飲用。

“專家”誤導的諸多罪狀——各片區工藝與茶類歧途

二、此前曾述,陳藏器《本經·味部》載:“茗,苦甘微寒,無毒。……其陳年者曰臘茶,以其經冬過臘,故以命名。佐劉寄奴治便血最效。產徽者曰松蘿,專於化食。產浙紹者曰日鑄,專於清火。產閩者曰建茶,專於闢瘴。產六合者曰苦丁,專於止痢。產滇南者名曰普洱茶,則兼消食、闢瘴、止痢之(諸)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每採石苔代充,誤人殊甚。其餘雜茶,皆苦寒伐胃,胃虛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嘔逆洞泄,種種皆傷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傷腎氣。酒後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飲之令人聲音不清,其能鬱遏火邪也。”

其中,對雲南茶,僅提及“滇南”之“普洱茶”,其餘茶區隻字未提。而“滇南”的老撾等“苦丁”也被單獨劃開。其原因,明繆希雍《本草經疏》載:“茗,《本經》味甘,氣微寒,無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凡茶之種類極多,方宜大異,要皆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摘於夏前者爲良。…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此皆語其粗惡苦澀,品類最下者言之耳。”陳其瑞《本草撮要·木部》載:“陳、細者良。”明·陳嘉謨《本草蒙筌·木部·茶茗》:“故經雲∶粗者損人,細者益人。”其意思是說:“茶有甘甜微寒、無毒的”或“茶有偏苦的,但也有不苦的”。無論平時飲用,還是藥用,“茶的種類很多,品質大不同。都是以滋味甘甜不澀,氣味芳香純正如蘭花,並採於立夏以前的爲優良”。早期的中草醫學中所謂“苦寒不利脾臟、胃臟,以及多喝使人發黃、消瘦的說法,這都是針對粗惡、苦澀,品類低下的茶而言的。”(鄒某所謂“新茶不宜大量飲用”也應對此類而言)。“陳年臘茶和精細茶爲優良”。“細膩甘甜的茶有益於健康,粗劣偏苦茶更損人身”。這也是明清政府僅對“古六山”爲主的瀾滄江東面茶區“改土歸流”並列之爲貢茶和官茶的根源。因此,鄒某所謂“新茶不宜大量飲用”,是因他與早期“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的“昔人”同樣,沒飲過、更沒長期飲過倚邦、彎弓等地那種甘甜、溫柔、豐富、高度濃縮而厚重的美味古老喬木茶,僅他們經常飲用的“品類低劣茶”而言的無知夢話!

由於同類茶中以粗枝大葉的大葉種所含茶多酚偏高,茶氨酸偏低,更偏於苦澀,更偏離醫學保健原理;而細枝小葉的中小葉茶所含茶多酚偏低,茶氨酸偏高,更甘甜柔和,更符合醫學保健原理。所以,普洱茶,不該強調大葉種,應強調以中柳葉爲主的多茶種。從茶區看,瀾滄江東面多爲中、小葉種而兼大葉種,土壤多爲紅壤雜紅粗石,滋味偏甘甜豐富,性更溫和,新茶就適合普遍飲用和藥用。瀾滄江西面多爲大葉種,土壤多爲黑黃壤而石少,茶味除部分單純甘甜外,其餘多偏苦,性更寒涼,其炒青或蒸青乾燥新茶更不宜壯年以上及胃寒或脾弱,或腎虛,或低糖的青年人羣飲用和藥用,適合陳化再用。故而明、清兩朝依據上述中草醫學原理,只看重瀾滄江東面以”古六山“爲主的“滇南”茶區,該區域茶也更適合細嫩採製並長期普遍新近飲用。

三、依據上述情形,瀾滄江東面茶,適宜採爲一蕊二至三葉,少量一蕊一葉。工藝與茶類,可炒青晾曬乾或適溫烘乾、可曬青或晾青而曬乾與適溫烘乾、也可制曬紅茶或白茶,而且其新茶就可普遍飲用。瀾滄江西面茶,若要製作炒青或蒸青的曬乾或適溫烘乾茶,應適當放老,以帕卡、黃片和芽尖混採,灑水炒青或水煮炒青再曬乾或適溫烘乾,製成傳統沿襲的“藏磚緊茶”,以降低苦度和寒性,提高甘甜度和溫和性。否則,宜採製傳統原始生茶和曬紅茶及白茶。其中,炒青茶或蒸青,尤其嫩採炒青或蒸青茶,儘量避免飲用新茶,陳化約十年後再用。不宜繼續製作、販賣和飲用“熟茶”。

可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專家們拋盡醫學古訓,不僅盲目強調茶多酚偏高而偏苦澀的大葉茶,排斥中小葉茶。錯選色澤偏青綠、葉片硬而脆、葉背毛薄,顯油亮的偏苦大葉種培植推廣。改種或矮化傳統古茶林,以扦插苗密植矮化茶,增大茶品的苦澀度。不加區別地將瀾滄江西面偏苦之茶的製作工藝與瀾滄江東面者等同,將其採製工藝引入誤區,尤其推廣捂臭、腐爛、黴變的渥堆“熟茶”。這些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茶業專家的幾大罪狀。近十幾年所出版的茶書作者,多數只顧自己售書賺錢,不負責任而不加區分地盲目將偏苦茶產區介紹推薦給消費者,爲己私利,投合專家或大師,不顧是非原則,盲目迎合其錯誤理論,也罪不抵誅!故而有必要提醒衆讀者,切勿盲目購買和閱讀茶書,以免受誤導而受其害!普洱茶遲早要經歷洗牌和沉澱過程,望商家有心理準備。

有位自名“刀哥”者,不知何路神仙,認爲筆者“反普洱茶過分”,要求石某“再寫”文章“懟”筆者。歡迎啊!只要有理有據,實事求是!莫非竭力糾正或澄清根深蒂固的錯誤與混亂反而有錯?!無根無據信口雌黃,胡編瞎扯或人云亦云,擾亂茶文化,就“有功”了?!普洱茶文化如轎子,坐轎的“老爺”反而埋怨抬轎的“轎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