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古樹茶熱度的不斷提升,部分地區存在着過度採摘的情況,過度採摘會加速茶樹的養分消耗,從而影響到來年春茶的發芽狀況。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古茶樹生長的地方海拔普遍較高,因此春季發芽就會晚於低海拔地區的小樹茶和生態茶。

原標題:都說古茶樹發芽較晚!那你現在喝到的是真古樹茶嗎?

選用古樹料製作的普洱茶,由於芽葉內含物質豐富,當前品飲和後期收藏價值都非常出衆,因而備受茶友追捧。

一般而言,從芽葉採摘到壓制成餅,普洱古樹茶真正面市所需時間更久,當其他春茶都已經陸續到貨,大部分古樹茶卻還在預售,這是爲什麼呢?

按樹形和樹齡進行劃分,茶樹可以分爲灌木茶、喬木茶、古樹茶等不同類型。

灌木茶大多爲人工大面積種植,茶樹比較矮小,分枝稠密且沒有明顯主幹,產量較高;

喬木茶樹幹比較高大,茶樹可以長到幾米到幾十米不等,採茶時需要藉助梯子,或可直接站在樹幹上採摘;

古樹茶,通常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喬木型茶樹,由於生長年限較長,採摘的茶葉內含物質豐富,品質出衆,但產量有限。

每年三四月份的春茶季,也是普洱茶各山頭最熱鬧的時候。

很多親赴茶山的茶友就會發現:與小樹茶(喬木)、生態茶(灌木)相比,古樹茶發芽時間普遍較晚,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是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共同造就的。

茶樹生長週期

在自然生長週期內,每一棵茶樹都會經歷幼苗期、生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

處於不同的生長週期內,茶樹的養分供給狀況也有所不同。

當茶樹處於生長期時,芽葉、樹梢是養分供給的重心;當茶樹處於成熟期(繁殖期)時,花和果是養分的主要歸宿;當茶樹處於衰退期時,養分則主要用於維持生命。

茶樹的壽命可長達數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因此,百年樹齡的古茶樹大多處於繁殖期,在這個階段,開花結果是茶樹的第一要務,剩餘養分才用於生枝發芽,所以古茶樹就會出現晚發芽現象。

古茶樹根系更爲發達

因爲古茶樹生長年限更長,相比小樹茶和生態茶,除了樹形比較高大粗壯,深入地下的根系也更爲發達。

一方面,根系發達有利於古樹茶吸收更充足的養分,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無論是從地下吸收養分,或是地面進行光合作用,古樹茶輸送養分的速度都相對較慢,從而導致發芽晚於小樹茶和生態茶。

外部因素

氣候

近幾年春茶季雲南茶山普遍乾旱,根系較淺的小茶樹如果無法吸收充足的水分,就會出現成批消亡的狀況;古茶樹雖然可以在更大範圍深層次吸收水分,但同樣會減少產出而轉入自我保護機制,發芽少、發芽晚就是其表現之一。

氣溫

茶樹在冬天處於休眠期,若來年春季氣溫回升較慢,也會對發芽時間有影響。

緯度

緯度越低氣溫回升越快,生長在低緯度地區的古茶樹發芽時間相對更早。

海拔

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古茶樹生長的地方海拔普遍較高,因此春季發芽就會晚於低海拔地區的小樹茶和生態茶。

人爲影響

隨着古樹茶熱度的不斷提升,部分地區存在着過度採摘的情況,過度採摘會加速茶樹的養分消耗,從而影響到來年春茶的發芽狀況。

古茶樹資源稀缺,每年的產量其實非常有限。由於芽葉內含物質比較豐富,古樹茶當前的香氣和口感,以及陳化後綜合品質的提升,都比其他普洱茶更出衆。

茶友們如果想要喝到真正的古樹茶,既要仔細甄別,同時也需要多幾分耐心去等待。(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至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