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別之際,歐陽修親自給曾鞏寫了一封推薦信,要他帶給途中的杜衍,這位先生正在南京閒居。歐陽修看了這一段話,拍着曾鞏的肩膀說:“小曾啊,還是你瞭解我(子固知我也)。

(啓書有益)悅讀唐宋八大家之南豐先生曾子固(之四)

曾鞏的到來,讓歐陽修十分開心。免不了一頓酒菜招待。

仔細想來,已經有六年沒有見到老師了,尤其是去年大病一場,差點掛掉。人間不值得啊,曾鞏有一大堆話要對老師說,但又說不出口。現在情況下,王安石的事情最重要。

自從景祐三年認識王安石,加上這十一年的交往,曾鞏對王安石的認識,已經從單純的才華敬仰過度到了人格敬仰,他覺得,這個王安石是十分頂尖的人物,必須要向組織推薦。現在見到老師,機會難得。

他把王安石的文章遞給歐陽修看,歐陽修看了兩篇,拍桌子叫好。等到看完,豎起拇指點贊:這個小夥子厲害了,你好久帶來我見見?

曾鞏果斷給王安石發了一個電報《與王介甫第一書》(三百五十二字),裏面說:

歐公甚欲一見足下,能作一來計否?胸中事萬萬,非面不可道。

意思是說:歐陽先生打算見你,你最好來一趟,有些話,見面才說得清楚。

可惜,王安石正在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維修塘庫堰,還在修學校、辦戶籍,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想來,但是沒有時間。

曾鞏每天就跟着歐陽修,各種聊天,歐陽修帶着他各種遊覽。一不留神,就到了歐陽修親自營造的醒心亭。

現場音樂會開完,酒足飯飽後,歐陽修給曾鞏交代了一個任務,要求他寫一篇《醒心亭記》。老師的安排,曾鞏不敢怠慢。他想到了歐陽修這些年的遭遇,想到他政治上走下坡路但是心繫羣衆、關心羣衆疾苦,一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工作,十分佩服。

於是,這篇《醒心亭記》(四百一十九字)信手拈來。文章中,曾鞏成爲了歐陽修的知己:

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遊而無爲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爲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

意思是說:我是能夠說出歐陽公真正的快樂的。我們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無爲清靜;我們的百姓在下豐衣足食,心無不滿;天下的學者都能成爲良材;四方的少數民族以及鳥獸草木等生物都各得其宜。這纔是歐陽公真正的快樂啊!

歐陽修看了這一段話,拍着曾鞏的肩膀說:“小曾啊,還是你瞭解我(子固知我也)。”

二十多天很快過去,曾鞏跟着歐陽修的節奏,寫了《歸雲洞》《班春亭》《遊琅琊山》等九首詩。

臨別之際,歐陽修親自給曾鞏寫了一封推薦信,要他帶給途中的杜衍,這位先生正在南京閒居。這封短信,把曾鞏認真表揚了一番:

進士曾鞏者,好古,爲文知道理,不類鄉閭少年舉子所爲。近年文稍雍,後進中如此人者不過一二。閣下志樂天下之英材,如鞏者進於門下,宜不遺之。恐未知其實,故敢以告,伏惟矜察。

曾鞏和父親一道,繼續向汴京行進。九月份,到達南京。爲了拜見杜衍先生,曾鞏寫了一封《上杜相公書》(一千二百七十四字),第一段就闡明觀點,用作自我推薦:

鞏聞夫宰相者,以己之材爲天下用,則用天下而不足;以天下之材爲天下用,則用天下而有餘。古之稱良宰相者無異焉,知此而已矣。

他還在信中表達了對杜衍的敬仰,歷數了杜衍的政績,還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態度:

今也過閣下之門,又當閣下釋袞冕而歸,非幹名蹈利者所趨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並書雜文一編,以爲進拜之資。

意思是說,我現在來拜見你,是在你退居二線的時候,你應該看得出來,我不是那種趨炎附勢的人,順便有一篇文章作爲附件,請你老人家指點一下。

曾鞏知道歐陽修與這位杜衍先生的關係不一般,在杜衍面前,歐陽修是學生。雖然歐陽修現在地位很高,但還是十分尊崇這位先生。

杜衍看到了曾鞏的自薦信和歐陽修的推薦信,然後接見了曾鞏,發現這位小夥子十分有才,二人聊得十分投機。

杜衍聽說曾鞏的父親曾易佔住在旅館,馬上親自前去看望,卻完全不諳,老人家昨天還好好的,今天突然病了。杜衍馬上安排醫生搶救,但效果十分不好,曾易佔病情越發嚴重,沒有幾天,竟然掛了。

可憐這位曾易佔,連續十二年沒有上班,這次又機會復出,竟然在途中掛了。

父親暴病去世,曾鞏十分悲痛。古人有回鄉歸葬的習俗,現在的曾鞏,身無分文,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簡直是欲哭無淚。

杜衍十分同情曾鞏,主動出資,幫他結算了醫藥費,還處理了喪葬費,包括曾鞏護送父親靈柩回鄉的費用,也一併出了,幫助曾鞏度過難關。

南京距離南豐,差不多有四千里路,歸途長遠,加上天寒地凍,十分艱難。以至於曾鞏在四年後,回憶起這一段經歷,仍然驚魂未定。他在《讀書》中寫道:

最自憶往歲,病軀久贏。呻吟千里外,蒼黃值親喪。

母弟各在遠,計歸恐驚惶。兇禍甘獨任,危形載孤煌。

崎嶇護旅櫬,緬邈投故鄉。至今驚未定,生還乃非常。

好不容易回到南豐家鄉,曾鞏對杜衍的感激,無以言表。在居喪期間,由於習俗的限制,他沒有表達感謝。居喪期滿,他又覺得這麼大的恩情,幾句話也不能表達。

皇佑二年(公元一千零五十年),曾鞏寫了一篇《謝杜相公書》(一千二百四十六字),這距離父親去世,已經三年了。文章的末尾說:

在喪之日,不敢以世俗淺意,越禮進謝;喪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陳,徘徊迄今,一書之未進。顧其慚生於心,無須臾廢也。伏惟明公終賜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義而無有所私,則鞏之所以報於明公者,亦惟天下之義而已。誓心則然,未敢謂能也。

表達了一個思想:我對你最好的報答,就是以你爲榜樣。

已經深夜十二點了,下回繼續擺。

溫馨提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