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總考慮的是如何安全的完成東北解放的任務,只要東北沒有國軍了,東北戰場的任務就算完成了,至於東北國軍撤退到其它戰場,對其它戰場的形勢有什麼影響,那是中央和其它戰場需要考慮的問題,東北不需要考慮。但在中央做出這樣的戰略要求的時候,其實本質上對東北解放軍的實力是比較有信心的,認爲東北解放軍有能力把東北的國軍完全就地消滅在東北,不放入關內,反而是東總自身對東北解放軍的實力不那麼有信心,顧慮比較多。

中央要求東總打錦州,卻要求粟裕渡江南進,粟裕回報決戰江北

遼瀋戰役之前,國軍在東北的五十萬人軍隊,基本上龜縮在三個要點,非常集中,也就是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個地方。東北解放軍當時總兵力實際已超過五十萬人,數量上佔有優勢,而且主力集中在北滿,因此,東總的想法是,圍困長春,吸引瀋陽敵軍來援,搞圍點打援,守株待兔。

但當時解放軍的這個戰術國軍已經比較瞭解了,所以很難成功。在是否救援長春的問題上,國軍統帥部與各級將領之間分歧很大。新到東北代替陳誠指揮的衛立煌認爲國軍只要出城,沒有工事掩護,就容易被解放軍在運動中包圍消滅,所以應該憑藉城防工事固守。統帥部則希望能將東北主力撤入關內,確保華北。但總的來說,救援長春不是主要可供選擇的方案。

解放軍圍困長春達半年之久,國軍仍然沒有動靜,絲毫沒有大舉救援長春的意思,但東總認爲這樣守株待兔在軍事上是最安全的辦法,佔據主動。中央則逐步形成了將東北國軍就地消滅,不讓東北國軍入關,或者從海上逃走的戰略意圖,這樣就可以加快戰略決戰的步伐,進而可以加快全國解放的速度。

中央要求東總打錦州,卻要求粟裕渡江南進,粟裕回報決戰江北

因此,中央主張先打錦州範漢傑集團。錦州是國軍在東北的三大重點之一,是東北與華北兩個戰區聯繫的必經之路,只要打下錦州,切斷東北與華北的鐵路聯繫,就可以讓東北國軍成爲孤軍,並且失去物資補給通道。但錦州是國軍重點經營多年的據點,設有永備工事,防守兵力約十萬人。而且,打錦州就意味着解放軍必須從北滿側敵南下,越過瀋陽,有遭到瀋陽與華北兩個國軍重兵集團的夾擊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危險。

這樣,中央的主張和東總的主張之間就有了矛盾。不能說誰對誰就一定不對,而是因爲雙方考慮問題的視角不同。東總考慮的是如何安全的完成東北解放的任務,只要東北沒有國軍了,東北戰場的任務就算完成了,至於東北國軍撤退到其它戰場,對其它戰場的形勢有什麼影響,那是中央和其它戰場需要考慮的問題,東北不需要考慮。

中央考慮的是全國戰略問題,東北戰場的作戰不僅只着眼於東北的解放和勝利,而是要能夠對全國戰場的整體有所貢獻。如果東北國軍席捲入關,徹底放棄東北,東北解放軍也算是完成任務,但這必然會加大關內戰場作戰的難度。所以,從全國戰略需要的角度看,將各個戰場的國軍分割在不同戰場加以消滅,當然是最爲有利的。

中央要求東總打錦州,卻要求粟裕渡江南進,粟裕回報決戰江北

這就是局部戰場和整體戰略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但在中央做出這樣的戰略要求的時候,其實本質上對東北解放軍的實力是比較有信心的,認爲東北解放軍有能力把東北的國軍完全就地消滅在東北,不放入關內,反而是東總自身對東北解放軍的實力不那麼有信心,顧慮比較多。但最後的事實證明,這種顧慮雖然有必要,但還是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的。

相比之下,中央要求華野粟裕率三個縱隊渡江南進,同樣是爲了全國戰場的勝利的需要,但背後透露出來的是對華野在長江以北與敵人進行戰略決戰並沒有太大信心,所以要求仍然是華野分兵作戰,扯散敵人,減輕中原戰場的壓力。但粟裕則用事實證明,華野是有能力在長江以北與敵人進行戰略決戰的,不需要渡江南進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說,遼瀋戰役是在中央戰略計劃之內的,是應該而且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淮海戰役則是在中央戰略計劃之外的,屬於華野送給中央的一個意外驚喜。尤其是在淮海全殲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的三個兵團,這都是戰前中央與粟裕電報往來討論的時候沒有考慮過的,甚至粟裕也不認爲華野有這個能力,反而一直試圖在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下一步應該全力圍殲李延年、劉汝明兩個敵人在華東戰場上相對較弱的兵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