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卡塔爾世界盃,廣大球迷通過手機、電腦便能方便地觀看直播、跟蹤動態信息,這要得益於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而在24年前的1998年法國世界盃時,互聯網技術在國內起步不久,瀋陽日報社首次派出記者前往世界盃現場進行採訪,並在法國巴黎賽場傳回瀋陽日報社歷史上首張現場拍攝的世界大賽圖片,提升了瀋陽日報社體育新聞報道水平。

劉繼揚和王楠(右)在法國世界盃現場採訪迪諾·巴喬。張文魁翻拍

一張圖片傳輸兩個多小時

1998年法國世界盃,瀋陽日報社派出瀋陽日報體育部記者王楠和瀋陽晚報體育部記者劉繼揚前往法國採訪。爲了有別於此前體育大賽報道模式,瀋陽晚報編輯部經過精心策劃和準備,爲特派記者劉繼揚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掃描儀和照相機等採訪設備,力爭在賽場拍攝現場照片儘快傳回後方編輯部,並發表在第二天的報紙上。

王楠回憶說:"剛到法國,我們就在世界盃賽場外見到了意大利隊的著名球星迪諾·巴喬,他熱情地與我、劉繼揚合影。別看現在通過手機動動手指,就能通過互聯網把照片輕鬆從巴黎傳回萬里之外的瀋陽,但在24年前,當時把這張照片傳回國內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當時因爲所用的都是膠片相機,所以,特派記者要先到賽場指定的服務商沖洗膠捲,得到彩色照片後,再通過便攜式掃描儀掃描,並用筆記本電腦上的軟件將彩色膠片生成數字照片,然後,再通過國際長途電話的點對點傳輸技術,將在巴黎的筆記本電腦和瀋陽編輯部的電腦相連接,進行數字圖片的傳輸。

瀋陽日報社編輯部激光照排車間技術人員的吳英哲介紹,因爲是瀋陽日報社編輯部第一次從國外接收照片,所以當時圖片傳輸能否成功,大家心裏沒有多少底。傳輸照片利用的是微軟公司windows系統新推出的一款名爲"超級終端"的軟件,因爲當時的電話網絡技術所限,最大傳輸速度只有每秒1.44K,而且是國際長途線路傳輸,穩定性不佳,所以,當時6M大小的彩色圖片,編輯部電腦用了兩個多小時才完整接收。"我記得當照片接收成功的那一刻,整個照排車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引領體育報道進入互聯網時代

這張瀋陽日報社歷史上首張由特派記者現場傳回的世界大賽圖片,第二天刊發在瀋陽晚報之後,在廣大讀者和球迷們中引起很好的反響。

隨後,報社特派記者傳回了多張比賽現場彩色圖片進行刊發,而且瀋陽晚報還與新浪網合作,將新浪網第一時間提供的法國世界盃精彩圖片刊發在報紙上,讓報紙上的圖片既有時效性,又具衝擊力。

此外,在法國世界盃開賽前的1998年初,瀋陽晚報記者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採訪了當時正在競選國際足聯主席的布拉特,這也是瀋陽日報社利用互聯網採寫體育報道的成功嘗試。

王楠說,1998年法國世界盃上,從國內一同出發的全國報社記者中,只有廣州日報社和瀋陽日報社的記者配備了筆記本電腦。當時絕大部分國內記者還是手寫稿子,然後用傳真機將稿件傳回國內編輯部。"當時瀋陽日報社和廣州日報社用網絡傳輸照片、稿件已經走在了國內媒體新聞報道的前列。在時效性、觀賞性很強的世界盃賽場上,能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報道,可以說讓國內媒體報道世界體育大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1998年世界盃以後,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硬件設備開始陸續成爲記者的標配,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如今就連視頻傳輸也成爲輕而易舉的事情。短短20餘年,在科技的飛速發展下,新聞媒體報道世界盃的方式和球迷們欣賞世界盃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網絡時代下,廣大球迷感覺距離世界盃越來越近。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馬騁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張紅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