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在建大理至臨滄鐵路張家山隧道順利貫通

這是大臨鐵路臨滄境內2公里以上隧道首次貫通

爲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公里隧道3年打通,平均每天掘進1.7米

全長2027米的張家山隧道,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境內,受斷層及斷裂帶影響,圍巖破碎,僅Ⅲ、Ⅳ級圍巖劣變率就高達66.5%,強度較低,導致泥化現象嚴重。自2016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施工掌子面多次發生溜坍、初支大變形等險情,施工難度極大。

2公里隧道3年打通,平均每天掘進1.7米

“我們打隧道怕軟不怕硬,張家山隧道泥化現象嚴重,猶如在‘豆腐’裏打洞,每掘進一米都十分艱難,2公里的隧道我們晝夜奮戰了1164天,3年時間,平均每天掘進僅1.7米,建設難度可想而知。”中鐵十局大臨鐵路項目經理部二工區經理高明成說。

2公里隧道3年打通,平均每天掘進1.7米

面對隧道複雜的地質條件,滇西鐵路建設部組織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堅持“科學、快速、均衡”的施工理念,以“資源配置、 工法優化、工序管理”爲核心,堅持“巖變我變”的思路,強支護、控變形,採取了超前支護預注漿、徑向注漿擴大圍巖穩定圈、大鎖腳加強支護等一系列措施,並強化監控量測及預警信息管理,有效保證了隧道貫通。

2公里隧道3年打通,平均每天掘進1.7米

大臨鐵路全長202公里

其北起廣通至大理鐵路的大理站

經巍山縣、南澗縣,跨越瀾滄江後進入臨滄市

設計時速爲每小時160公里

爲國家Ⅰ級電氣化鐵路

橋隧佔線路總長的87.25%

建成通車後

對於改善滇中和滇西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積極推動中國西南地區

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