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理解差的難題,這些技巧速收藏!

小學閱讀理解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的運用能力。高年級的閱讀重點是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等。

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地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瞭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着這些問題仔細地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地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範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

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

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爲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第一:要準確地概括出段意

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係,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第二:摘句法

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第三:概述法

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四:聯合法

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着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

誰----爲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說說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

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讚揚,爲什麼讚揚;或反對,爲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爲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託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

其主要方法有:

A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再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

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喫苦,也要互相幫助的高尚品質。

B分析課文的重點段

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繫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街頭”就不難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C從文題找中心

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瞭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D從中心句找中心

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爲別人想得多,爲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8“根據語境解釋詞語”題型

有兩種答題方式,一種是通過對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寫出該詞語的意思;另一種更爲完整,即在解釋完該詞語後,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

9.“賞析優美語句”題型(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裏?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

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

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

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1.比喻:生動形象 2.擬人:形象生動 3.誇張:突出特徵 4.排比:加強語氣 5.反問:態度鮮明,增強語氣 )】;

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結構(在全文中的作用)。

10.記敘的順序

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屬於插敘的一種)

11.寫作人稱的好處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小學語文閱讀題解題技巧

1.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

在解答閱讀題時,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打開思路。

2.仔細研讀語段,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通常閱讀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後讀短文,最後尋找答案。對文章後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3.巧妙藉助"原話",確定解題空間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的文章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語文試題的開放性要求試題答案能,自圓其說,答案最佳。漢語詞彙如此豐富,感情色彩如此濃烈,因此在閱讀的時候,要仔細認真、深入分析,回答問題時,對於遣詞造句要仔細揣摩、反覆推敲,根據不同體裁的特點,不同的語境,要準確地使用詞語。

4.選擇適當方法,答題力求言之有理

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還是有一定方法可尋的,我這裏大致總結爲4種。

第一:置於語境

即將問題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適用於"理解詞義;理解含義深刻句子;找近義詞、反義詞體驗情景等。

第二:體驗情景

就是讓與作者進行角色互換,站在作者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並做出回答。此方法特適用於問答以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題目。

第三:聯繫生活

即從文本中跳出來,把思維的範圍再擴大,想想與此有聯繫的東西:如學過的課文、知識的積累、生活經驗是否可幫助自己解題。此方法特別適用於談自自己的感想、體會或者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類題目。

第四:結合中心

這是解答閱讀題最不能忽視的一種方法。從文章中心出發來思考每一個問題,答案就有了落腳點。

5.合理控制答題時間,先易後難

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瞭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後,應記住閱讀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鑽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捨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