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經歷了“鉛酸-鎳氫-鈷酸鋰和錳酸鋰-磷酸鐵鋰”的轉變過程。1997年,磷酸鐵鋰正極化合物被首次發現,曾一度被視爲電動汽車應用的理想候選產品。而目前三元材料——層狀的Ni-Mn-Co氧化物(NMC)和Ni-Co-Al氧化物(NCA),成爲動力電池的首選。

在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大規模商業化之前,高鎳化的鋰離子電池預計是至少3~5年內動力電池的主流方向。目前國內動力鋰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水平大約爲140~160wh/kg,價格接近1.2元/WH,300km的續航大約需要40kwh電池,對應成本約5萬元。材料成本佔到電池總成本的75%以上,製造工藝對成本降低的邊際作用越來越低,通過正負極材料的升級提高能量密度,纔是電池降成本的關鍵。

預計,未來3~5年內,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將主要依賴NCM811/NCA正極的大規模推廣。高鎳化升級離不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電池材料的系統化開發配合,以及下游車企的BMS研發和配套體系,目前業內主流電池企業的規劃是2019年NCM811電池開始量產。

汽車電動化的技術大趨勢不可逆轉,但目前技術路線尚不明朗、全球範圍內尚未出現可大規模普及的標誌性車型。同時政策約束下的電動車產銷具備高增長性和確定性,決定了鋰電池板塊的高貝塔特徵短期恐難以改變。

從產業鏈基本面看,環比向好的趨勢明確;從市場層面看,鋰電池指數與市場風險偏好相關度高,有望受益風險偏好修復帶來的反彈機會。中信證券看好動力鋰電池板塊未來1~2個季度的相對收益表現,認爲在做好產業鏈基本面跟蹤的情況下,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可適當加大板塊配置。建議選擇具備“相對”確定性的標的:①鈷資源環節享受短期業績的高確定性;②電芯製造環節龍頭公司享受長期格局的高確定性。重點推薦$華友鈷業(603799)、$寧德時代(300750)、$格林美(002340)。

海外電池廠擴產,公司有望進入全球鋰電設備供應商體系

根據統計顯示,三星、LG、SK、松下未來三年在全球範圍內將啓動合計超過112Gwh的擴產計劃,主要集中在2019~2020年。預計先導智能(300450)將憑藉技術和市場優勢進入海外鋰電設備供應商體系,並提振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溫馨提醒,文章只做邏輯梳理和解析,不做推薦,亦不做爲投資依據,請謹慎,例本號除註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爲“多盈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