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量關係中特值法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有些題目中存在某個量或者多個量是未知數的時候,直接去計算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就需要判斷這個量或者這些量是否具有任意性,如果取任意值,對結果沒有影響,那麼就可以採取特值法解。

1.概述

通過設題中某個未知量爲特殊值,從而通過簡單的運算,得出最終答案的一種方法。這個特殊值應該滿足的條件:首先,無論這個量的值是多少,對最終結果所要求的量的值沒有影響;其次,這個量應該要跟最終結果所要求的量有相對緊密的聯繫;最後,這個量在整個題幹中給出的等量關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量。

2.核心

題幹中某個或者某幾個量具有"任意性",即無論取值爲多少,都不影響最終計算結果。

例如:一項工程,甲單獨3天做完,乙單獨4天做完,甲乙合作需要

天完成。在這裏工作總量不管取什麼值對結果都沒影響,這就是具有"任意性"。

3.應用環境

(1)"任意"字眼

純字母、無數字、動點、應用題中的任意字眼如"一批""若干""任意"等。

【例題1】如圖所示,矩形ABCD的面積爲1,E、F、G、H分別爲四條邊的中點,I是FE上任一動點,問陰影部分的面積爲多少?

【中公解析】I是EF上的一動點,爲了計算的方便可以將I放在F點,則陰影部分的面積佔矩形面積的1/4。

【例題2】已知x-y=1,則x3-3xy-y3=( )。

A.1 B.2 C.3 D.5

【中公解析】設x=1,y=0,則x3-3xy-y3=1,故選擇A。

注意:題乾沒說明x、y的具體值,只要滿足x-y=1即可,所以可取1和0,便於計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