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因爲世界來自無,我們人類要探索世界宇宙,就應該經常保持無的狀態,閉目凝神,什麼都不想,去體驗它。這是李耳說的,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所以,人要常保持無的狀態,才能觀察領悟道的奧妙。因爲這個世界又是用可見的物質構成的,所以人類也要應該常保持有的狀態,才能觀察研究世界的奧妙。也就是睜開眼睛,觀察研究現實物質世界)

可見,道家思想,既強調研究無,用出世的方法,向內求。也強調研究有,用入世的方法,向外求。所以,道家和道教不一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無和有這兩者,同一本源而不同階段的名稱,可以說,都是含義深遠。是天地萬物一切奧妙的根源。這一點,和現在的宇宙大爆炸觀點完全一致。)

從道德經第一章就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是樸素唯物主義,他認爲世界不是神造的,是道產生的。道在第一章裏,是具有物質屬性,是產生物質世界的能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