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

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圖爲整改後的涼水河。千龍網記者 查甜甜攝

千龍網北京7月5日訊(記者 查甜甜)最近,家住北京小紅門地區小紅門村的蘇阿姨有空總喜歡到涼水河西岸新建的公園裏納涼消暑,出了家門,步行幾百米,跨過涼水河跨河橋,正對着的就是芳林公園入口。

芳林公園定位“海綿”型生態綠地

這處剛剛建成的芳林公園,佔地面積7.6萬平方米,位於南四環小紅門污水處理廠東南側,東鄰涼水河,與小紅門村及多處住宅區隔河相望。

據瞭解,芳林公園結合涼水河整體生態廊道規劃建設而成,凸顯“涼水芳林,河畔新綠”主題,是一處集生態、景觀、休閒爲一體的城市休閒公園。園內分佈着“涼水新綠”“芳林漫步”等6個景觀分區及多個活動場地,景觀優美、特色鮮明、綠道貫穿,成爲涼水河景觀的“新名片”。

記者注意到,芳林公園的一大特色是園內局部下凹處理形成的雨水花園,作爲集雨綠地合理消納利用雨水,尤其是在雨季可以爲大暴雨提供臨時蓄洪空間。同時,公園內小路多采用碎石、枕木等透水生態材質,可使雨水下滲至地下管線並進行合理地循環利用和消納,建成雨水不出園的“海綿”型生態綠地。

在芳林公園內沿着新修的綠道遛彎散步、鍛鍊身體,不僅能欣賞優美景色,還可以東望涼水河景。在涼水河畔生活了幾十年的蘇阿姨一提到涼水河,不禁感慨地說:“涼水河的變化我是看在眼裏的,過去污水橫流、臭氣熏天,涼水河一度被人叫做‘下水道’,現在的涼水河跟過去比真是大變樣啊,河水清亮、河道整潔,河岸長出了許久不見的大片綠植,連野生的鳥兒也來安家了。”

據瞭解,涼水河是北京南城的一條主要河道,涼水河朝陽段西起朝陽豐臺兩區交界(石榴莊村和肖村村臨界),向東流入北運河,其中,流經小紅門地區3.6公里。此前,水質污染嚴重,河道兩岸斑禿,還有很多違法建築。

據介紹,2018年拆除沿岸及周邊違法建設5萬餘平方米,徹底解決了涼水河沿岸違法建設和髒亂問題。針對拆除後的裸露和斑禿,小紅門加大沿河兩岸綠化修復,開展了植被恢復工程、河邊道路工程,昔日的“下水道”變成了“清水河”,岸邊有了綠色風景,還鋪設了健康步道,結合涼水河生態廊道規劃籌建了芳林公園,將綠色“連帶成景”。

小紅門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截污染、暢河道、造水面、添景觀等綜合措施,涼水河小紅門段已經有了質的提升。現在,芳林公園通過水體景觀設計,把曾經的荒地打造成景觀,讓河水更清、河岸更靚。”

鎮海寺公園建成連片區域可惠及居民近10萬人

在加強涼水河周邊治理的同時,小紅門地區通過建設鎮海寺公園二期等項目重點推進“拆違、清髒、增綠”工作。

記者瞭解到,正在建設中的鎮海寺公園二期位於小紅門地區東南部(博大路東側)區域,佔地270畝,周邊緊鄰鎮海寺公園一期、鴻博公園和橫街子公園,屬於朝南萬畝森林公園的一部分。

公園建成後,既可滿足朝南萬畝森林公園的定位和功能劃分要求,同時,鎮海寺公園二期將與周邊鴻博公園、鎮海寺郊野公園(一期)以及十八里店地區的橫街子公園等現有公園連片,共同滿足地區居民休憩遊玩的需求,連片區域可惠及居民近10萬人。

鎮海寺公園二期規劃都市森林休閒區、運動區、體驗區三大主題區域。其中,運動區還設有專屬的兒童活動區;體驗區將打造以都市田園、林間課堂、森林康養爲主題的森林驛站,充分發揮生態效益和科普教育意義;休閒區則通過設置多處尺度適宜的休閒健身場所,爲居民就近提供活動場地。

小紅門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修建鎮海寺公園二期涉及紅坊路東延線的部分道路,以前道路兩側遍佈汽車修理廠、廢品回收站、羣租住房等建築,環境髒亂、消防等安全隱患較多,用村民的話說“路窄坑多環境差,沒事誰往那兒扎”。去年以來,小紅門地區共拆除紅坊路東延線兩側非法佔用綠地建築25.85萬平方米,同步對道路進行復鋪拓寬、明溝改暗渠,兩側種植綠植、修建景觀牆。

與此同時,鎮海寺公園二期土地整理、綠化種植、景觀設置等工作也正在緊張有序的開展,力爭於2020年5月底前開園。屆時,鎮海寺公園(一期、二期)將與鴻博公園、橫街子公園綠意連片,構成朝南萬畝森林公園的一部分,成爲京南地區又一處“綠肺”。

據悉,2019年上半年,小紅門地區共疏解拆除各類建築60萬平方米,預計還將騰退建築約31萬平方米。騰退出來的土地大部分將用來綠化美化和建設便民服務設施,讓城市綠意鋪展、讓百姓生活便利,計劃全年增綠22.2萬平方米。除已建成的芳林公園和正在建設中的鎮海寺公園二期,今年小紅門地區還將建設小微公園5處,面積約1.2萬平方米。

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

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圖爲整改後的涼水河。千龍網記者 查甜甜攝

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

北京涼水河景觀“新名片”,昔日“下水道”變身“城市溼地景觀帶”。圖爲芳林公園。千龍網記者 查甜甜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