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網財經7月5日訊(記者 閆肅)據中國知識產權法院最新公告,法國奢侈品牌Chanel香奈兒於2016年對廣州一名珠寶店店主葉某宗提起的侵權訴訟在2018年4月進行二審後被駁回,原因是香奈兒沒有充分證據表明被告葉某宗對香奈兒“雙C”商標侵權或造假,裁定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的行爲不構成商標侵權。第三,就本案而言,本院認爲,在沒有證據證明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涉案商品時存在將與香奈兒公司註冊商標相似的商品形狀作爲“商標性使用”、誤導消費者將案涉商品“混淆”爲香奈兒公司商品的情形下,依法就不能認定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的行爲構成了商標侵權。

原標題:香奈兒在華商標權訴訟罕見敗訴 業內專家稱體現了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創新

中國網財經7月5日訊(記者 閆肅)據中國知識產權法院最新公告,法國奢侈品牌Chanel香奈兒於2016年對廣州一名珠寶店店主葉某宗提起的侵權訴訟在2018年4月進行二審後被駁回,原因是香奈兒沒有充分證據表明被告葉某宗對香奈兒“雙C”商標侵權或造假,裁定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的行爲不構成商標侵權。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表示:“本案中,因被上訴人香奈兒公司未提出相應的著作權、不正當競爭方面侵權的訴訟請求而無法審理,當事人可另行提起訴訟。”

此外,法院認定,沒有任何情況的證據表明,葉某以任何方式就產品的來源誤導消費者,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具有一般認知水平的普通消費者會認爲他們是在購買香奈兒產品。”

香奈兒鑑定周百福加盟店侵權香奈兒

根據法院公開資料,葉某宗於2014年7月開設了一家香港周百福珠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周百福”品牌的加盟店。2016年6月,廣州原海珠區工商局在收到匿名爆料後,前往葉某宗所經營的珠寶店鋪進行檢查,發現一批涉嫌侵權的商品(含有“雙C”Logo的珠寶首飾)。

經香奈兒公司代理人現場鑑定,認爲該批商品構成對香奈兒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同日,原海珠區工商局決定立案查處。

2016年9月30日,原海珠區工商局做出行政處罰,認爲葉某宗構成商標侵權,責令葉某宗賠償香奈兒8萬元人民幣,並沒收涉案商品。

幾個月後,香奈兒又以商標侵權和造假爲由,把葉某宗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葉某宗賠償香奈兒經濟損失10萬元。儘管葉某宗方面辯稱,其所經營的珠寶店僅僅是“周百福”加盟店,所售商品均送到周百福檢驗合格後掛上周百福品牌標籤,相關涉案產品在銷售前有走了相同程序。葉某宗認爲自己不應該被列爲被告。此外,在葉某店內查收的涉案產品均未被售,並未造成香奈兒損失。

但是珠海法院在一審過程中,認定葉某宗未經授權便使用“雙C”圖標,侵犯了香奈兒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考慮到對香奈兒公司的“損害程度、經營形式、經營範圍、經營規模、侵權事件、侵權區域、侵權商品的價值等因素”,酌情確定葉某宗賠償香奈兒6萬元。

二審法院支持“在商標權以外自由借鑑和模仿”

葉某宗在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上訴書中認爲,香奈兒公司代理人現場鑑定涉案商品是侵權商品的程序不具備公信力。同時質疑,他只是“廣州市海珠區孟宗首飾店”的經營者,香奈兒公司起訴他沒有法律依據。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認爲,對於本案涉及到的商品的形狀能否侵害到商標權利人的商標專用權,亦即商標權的保護範圍能否延伸到商品形狀的問題,我國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等現行法律中均沒有直接、明確的規定。香奈兒公司也未提供國外相關的法律規定或判例。在此情況下,只能依據我國有關法律原則、規則,並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予以具體認定。

因此,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認爲:

第一,香奈兒公司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葉某宗經營的店鋪在銷售涉案商品時,存在着利用該商品與香奈兒公司註冊商標相似而招攬顧客、推銷商品等將其作爲商標性使用的情形。因此,一審判決對於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構成商標性使用的認定並不客觀、準確,本院依法予以糾正。

第二,就本案而言,沒有證據證明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時存在誤導消費者,將其宣傳、標識爲香奈兒公司商品,以致消費者購買時也誤認爲是香奈兒公司商品的情形。同時從另一個方面看,也無證據證明具有一般認知水平的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該店的案涉商品時,會產生其購買的是香奈兒公司的商品的情況。因此,無法認定本案存在“混淆”。”

第三,就本案而言,本院認爲,在沒有證據證明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涉案商品時存在將與香奈兒公司註冊商標相似的商品形狀作爲“商標性使用”、誤導消費者將案涉商品“混淆”爲香奈兒公司商品的情形下,依法就不能認定葉某宗經營的店鋪銷售案涉商品的行爲構成了商標侵權。

根據《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在業內專家看來,該案二審的處理思路體現了審判理念的創新。對於商標、商品包裝裝潢等商業標識類知識產權,要結合保護範圍的區分性和彈力性,既使商業標識之間保持足夠的距離,也使得社會公衆能夠在權利範圍以外自由借鑑和模仿。”

香奈兒漫漫維權路

值得關注的是,這已不是香奈兒第一次進行維權,爲了保護商標權和品牌形象香奈兒公司有過多起訴訟經驗。去年甚至起訴美國密歇根的一個獨立零售店以阻止該品牌以“Shanel”爲名做生意。

此外,隨着近年來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的崛起,香奈兒也把矛頭對準了這些新興電商平臺。

2018年3月,香奈兒在紐約對二手奢侈品零售商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簡稱WGACA)提起訴訟,這是奢侈品牌與二手零售商之間的第一次訴訟。香奈兒稱WGACA誤導消費者相信該零售商與香奈兒存在正式合作關係,並且明確表示拒絕了WGACA要求達成官方合作關係的請求。

2018年11月,香奈兒又向The RealReal提出商標侵權和假冒訴訟,指責該轉售網站雖然聲稱產品100%真實,但實則出售假冒香奈兒手袋。今年3月,The RealReal則要求紐約聯邦法院撤銷訴訟,但香奈兒又於今年4月作出反擊,再次以同樣的理由發起訴訟。The RealReal發言人Christine Heerwagen回應稱,香奈兒僅僅是爲了阻止消費者轉售其二手正品,或者以折扣價購買這些商品。

據香奈兒最新公佈的年度業績數據,2018年該品牌銷售額同比大漲10.5%至111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8%至30億美元。其中,香奈兒在包括中國的亞太市場銷售額猛漲逾20%至47億美元,首次超過歐洲成爲品牌全球最大的市場。

截至目前,香奈兒暫未對二審敗訴一事作出回應,外媒則有評論稱這是該品牌打假之路的一大挫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