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顾客优惠时,一定要提示一下顾客,省下来的钱可以买点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提示,对于顾客作出购买决策,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01

“第2瓶半价”是促销的一种方式,对于促销优惠,有些顾客会果断购买,因为确实比平时优惠不少;有些顾客,听到“第2瓶半价”时,会出现犹豫,到底“买还是不买”,难以作出决策。

对于这样的顾客,其实就在购买的边缘,如果把握得好,就可以成功销售;如果把握得不好,就会错过一次销售机会。

那么,对于这类顾客,我们如何让他快速做出购买决策呢?

02

专门研究消费者的沙恩.弗雷德里克和同事们做过一个实验,工作人员要求受试者在两部手机中选一个,A手机比C手机贵20美元。

受试者分为两组,在选择之前,工作人员请第一组受试者想一想,20美元能买什么——什么东西都可以;第二组受试者则没有接到这个指示。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受试者中,选择便宜手机的人数比第二组多出50%。

A手机比C手机贵20美元,当顾客选择较贵的A手机时,就多花了20美元,那么这20美元就不能用来买别的了。这就是决策的机会成本。

销售人员通常认为,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目标顾客会立即意识到省钱,并作出购买决定。

然而,弗雷德里克和同事们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并不会想太多,特别是背负太多选择、有太多决策要做的时候。

面对这种问题,弗雷德里克和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却常常被人忽略的解决方案:给决策者一点儿小小的帮助——温和地提醒他们,把机会成本的问题说得再清楚一点儿。

即上述实验中,工作人员对受试者的提示——想一想20美元能买些什么。简单理解就是,告诉顾客省下了多少钱,可以买些别的什么。

03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当你告诉顾客“第2瓶半价”,顾客表现犹豫时,你可以这样告诉顾客——(以钙片为例,原价198元)这1瓶原价198元,第2瓶只要99元,你现在买的话可以省下99元,这99元还可以买点XX(维生素D、维生素C……)。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在销售中,原本的促销优惠就有说服力,现在再告诉顾客省下来的钱可以做什么,销售就会变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还可以这样应用:顾客来买益气养血口服液,A品牌价格55元,C品牌价格35元,但是,你想让顾客购买C品牌益气养血口服液,你就可以告诉顾客,C品牌一盒便宜20元,两盒就便宜40块钱,省下的钱就可以多买1盒了,这样,你还可以多喝几天。

总结:当你告诉顾客优惠时,一定要提示一下顾客,省下来的钱可以买点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提示,对于顾客作出购买决策,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免责声明:来源中国药店,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