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山造地”的心思動不得 “過度開發”應引以爲戒

河北“削山造地“建別墅的事件一再發酵。違法建築“野蠻生長”的現實也一再曝光。

2月18日,河北對已查實的石家莊西美金山湖項目19畝沒有取得合法手續土地上的24宗違法建築連夜拆除。

此後,河北省政府要求認真開展侵佔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違規房地產項目排查整治。在業內人士看來,河北即將颳起一場全省治理破壞生態環境違建風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針對保定滿城區秀蘭山莊項目在景區內涉嫌未批先建,2月25日,保定市滿城區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該項目不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和重要河流湖庫管理範圍內,未觸及生態保護紅線。

不過,調查顯示,項目存在未批先建,超佔土地建設,處罰未履行到位,規劃審批不規範,部門監管不力等問題。目前,對所涉項目已進行封停,而且紀委監委介入調查。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違法建築、生態保護紅線成爲關鍵詞。有人說,這是一陣風,很快刮過去了,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目前,中國仍面臨着嚴峻的環境問題。以綠化爲例,雖然過去5年,我國共完成造林5.08億畝,成爲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但是國土綠化仍是短板,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1.66%,仍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44平方米,遠低於國際上60平方米的最佳人居環境標準。

事實上,中國環保面臨的最突出矛盾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在房地產行業過去的黃金10年,一些地區侵佔耕地、綠地的現象時有出現。這也反映出國土空間管控體系不夠健全、管制手段不夠統籌、監管不夠嚴格。

爲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2018年3月,被稱爲“史上最牛的部門”——自然資源部成立了,它整合了原國土資源部等8個部委的規劃編制和資源管理職能。

有專家在解讀自然資源部職權提到,將解決因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分散開發導致的優質耕地和生態空間佔用過多、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

隨着自然資源部行政職能的落地,由上至下都能感到在加強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方面的管制已經明顯“嚴起來”。

去年6月24日,國務院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要求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隨後,生態環境部開展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行動。

“削山造地”“先建後批”這樣的案例在過去不可否認地存在,而今後,不應有此幻想。生態環境保護未來應該成爲房企在項目選址上不能迴避的問題。即使個別房地產項目前期拿到合法手續,也有被拆除的可能。

值得關注的是,“削山造地”“先建後批”這一違規事件,大多發現在相對貧因的偏遠山區,比如河北的保定滿城區。包括當地人在內的一些人認爲,偏遠地區不會損壞環境,房地產開發更有利於貧困地區發展。但事實上那只是保護了少數人的利益。 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則利在千秋。

很多地方政府爲了業績、房企爲了眼前利益,無視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更忽視了當前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力度和決心。

爲了給無視環保的地方政府及房地產企業敲響警鐘,有必要重提秦嶺別墅違建整治,以制止在腐敗之下違規審批、公權濫用最終導致的無序開發,最終落得被拆的結局。

如今,自然資源部嚴控“削山造地”,還有之前嚴控的“填海造地”都僅僅是個開始。奉勸有此計劃的房企,長點記性吧,不要去動不該動的心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