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我文章視頻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個好友叫飛鳥哥,他是湛江坡頭麻斜人,姓張。在我剛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他便帶我到麻斜去玩,參觀了羅侯王廟、張氏大宗、張氏始祖墓等名勝古蹟,感覺這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海島。從那時起,我就對張氏的來源產生了研究的興趣。

王李張,是中國的大姓。在最新的人口統計中,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三位,共有8750.2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6.83%。在廣東,張姓有365.36萬人,排名第五,主要分佈在粵北潮汕、大埔、蕉嶺等地。如下圖所示,粵西地區,張姓比例已經開始下降,而到雷州半島那裏,一下子變成了藍色,降到百分之一點幾。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由於湛江沒有嚴格的姓氏人數統計,從已知的資料中,徐聞是陳、黃、鄧、李、林、楊、鄭、梁、王、張;雷州是陳、黃、吳、李、林、蔡、梁、王、何、周;遂溪是陳、黃、李、周、楊、王、林、梁、鄭、吳。從這三個縣市的統計看,僅徐聞張姓進了前十,在雷州和遂溪,張姓居然前十榜上無名!當然,我們說的“人數不多”,只是把張姓作爲全國第三的大姓來看,在湛江的比例確實太低,相對於陳、黃、林、李這些大姓,沒辦法比。

張姓的來源很複雜,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爲該姓始祖。張揮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看到這裏你似乎明白了,張字爲何由弓長二字組成了吧!因弓箭的誕生對社會影響大,所以黃帝封揮爲弓正,負責弓矢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於河南濮陽,封地清河。就這樣,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張姓人數如此之多,那麼歷史上張姓好像沒有皇帝?其實是有一個的——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爲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 ,不過只存在了七十幾年就被滅了。不過,民間有一種傳說,說玉皇大帝姓張,所以人世間就沒有姓張的皇帝了,哈哈。

雖然沒有什麼像樣的皇帝,但張姓的人口繁衍全國卻非常之好。看下面這張圖,要不是廣東(粵北除外)、廣西、海南等落後分子拖後腿,張姓的排名至少全國第二,即便如此,張姓也傲居全國第三,拖都拖不下來。其中拖後腿最嚴重的,就是湛江和海南。但在湛江卻有一支張姓,人數不多,影響力卻比較大。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張氏各省區排名圖(來自圭海四記)

2014年12月20日,粵西張氏宗親大會定在麻斜召開。在湛江市坡頭區麻斜小學,粵西張氏宗親代表2500餘人熱情參與了粵西張氏總會首屆代表大會。

麻斜張姓人數最多,佔總人口的94%。張氏大宗祠最早建於明朝永樂十二年,至今已有615年曆史。宗祠坐北向南,佔地724平方米,建築面積540平方米。後來又在清朝光緒年間重建,1987年重修。因張氏祖上出過狀元和進士,宗祠可以享受“三進”的建築規格待遇,分內、中、前三進。內進安放太始祖張日星、始祖張蒼顯等的靈牌。

1933年,秉承先祖教育興邦的遺訓,宗祠供麻斜子孫開辦學校,名爲麻斜小學。宗祠辦學45年,培養出張創、張炳、張保護、張中林等優秀人才。抗日戰爭時期,張炎將軍爲麻斜小學題寫“救國新基”四字。1978年,麻斜小學搬出宗祠。解放戰爭時期,宗祠是南路黨組織和本地革命者開展革命活動的據點。1992年,宗祠又掛上“麻斜革命老區文化室”牌匾。

跟湛江很多大姓氏一樣,麻斜張氏的祖先也是來自於福建莆田。在宗祠的門口,我們可以看到“裔出莆田,支分閩水”八個大字。因此,張氏後人母語是閩南語(黎話、雷州話),但又地處坡頭(以吳川話爲主),還駐有部隊(講普通話),所以麻斜人的語言很複雜,有的人這幾種話都能聽懂也能說。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麻斜張氏大宗

麻斜張氏始祖張日星是南宋末年的狀元,曾擔任高官。他生於宋理宗四年,於丁末年(1247年)科欽賜狀元,誥授光祿大夫,欽命江南節渡使(相當於清代江南總督,有碑記爲證),卒於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後來,他的墓遷葬於湛江坡頭麻斜,保存至今較爲完整,成爲市級保護文物。

說起張日星的父親——麻斜太始祖張朝神,還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愛國事蹟。張朝神是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珠璣巷人,41歲考上進士被選入翰林院。張朝神的長孫是一個天才神童,名叫張蒼顯,25歲就考上了進士,深得當時的皇帝喜愛,也選入翰林院。就這樣,61歲的爺爺張朝神和25歲的孫子張蒼顯, 同時在京城最高文化機構( 相當於中央文化部和中央辦公廳)任官, 在他們的家鄉福建莆田縣傳爲佳話。

張朝神與坡頭乾塘陳氏大宗的祖先陳文龍同處一個時代,他倆都是莆田人,都是南宋末年的動盪戰亂時期。儘管對當時的奸臣當道的朝政失望,但當同鄉陳文龍考取狀元后,給張朝神很大的驚喜,堅定了他的報國盡忠之心。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南宋文官形象

宋度宗趙禥在公元1274年駕崩了,由他四歲的兒子趙顯繼位,成爲宋恭宗。第二年元軍統帥伯顏統率元軍沿着長江東下,所向披靡。左丞相陸秀夫、大將軍張世傑,以及護國將軍易任熊等抗戰派在公元1276年2月上旬, 實行了戰略轉移,保護願意南撤的皇室成員,向南撤退,延續南宋朝廷。

此時的翰林院不到二十人,作爲翰林院領班人張朝神激昂的說,忠臣不事二主,決不向元朝投降。但他也不願意隨大軍南下,拖累宋軍的行進速度,決意堅守翰林院,爲國盡忠。所以,當元軍攻陷杭州之時,發生了悲壯的一幕。

面對兇狠的元軍統帥伯顏和漢人降官的咄咄相逼,面對着隨時要砍掉他腦袋的刀劍,張朝神大義凜然說了這些話:“我是大宋臣子, 只知道爲大宋效力,都三十多年了,從來未想過向誰投降的事。”“腳下之土,乃吾之祖地也,守土固本是吾輩之神聖職責。爲何要逃跑呢!”“不錯,我們現在都是砧板上的肉,但都是有血性的大宋生命。即使把我門都化成了齏粉,正如前人所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扶花。不象那些行屍走肉,徒有一架腐臭的皮囊!”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張朝神抱着必死之信念,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他代表了華夏文化培養的知識分子,在國家危亡的時刻,骨子裏透出來的是頂天立地的民族氣節,不亢不卑的民族精神,沒有貪生怕死的草包熊樣。投降的叛徒叫元軍元帥馬上砍掉他的頭,但元軍方面卻考慮到張朝神及翰林院一班文人對南宋社會的影響力太大,且他們手上沒有兵權也沒有武器,殺了也沒什麼用,反而對未來的統治有負作用。最後,爲了防止翰林院這班人混在百姓中講元軍的壞話,只能監管着讓他們集中逃回了福建莆田。

經過一個多月爬山涉水的艱辛,張朝神纔回到了家鄉。 陳文龍聞說張朝神大難不死回來了,便多次與他密談,商討抗元大計。福建的轟轟烈烈的抗元力量同元軍戰鬥持續了兩年,最終被元軍鎮壓下去了。 當張朝神聽到陳文龍被俘而寧死不屈,最後光榮犧牲,關起門哭了幾天。

張朝神晚年致力於家鄉的教育事業。他發動並帶領家鄉人把莆田學宮擴展爲莆田書院,莆田人崇尚讀書的風氣進入了鼎盛時期。張朝神說,文化知識一旦被人掌握了,就成了"日裏不怕被人搶,夜來不恐賊來偷"的精神財富。後來,莆田人民把他的祖居老屋改建成"張朝神紀念館",成爲莆田縣的文化古蹟。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福建莆田的書院之一

之前我說過湛江地區大部分從福建莆田遷來的人羣中,主要是兩種可能,一是戰亂時期跟隨南宋大軍沿海逃下來,一種是在雷州半島這邊任職,因戰亂回不去的。莆田張朝神一族的張氏,也算是第二種。之前說了,張朝神的長孫張蒼顯25歲中進士被殿選爲翰林,後來又任職雷州刺史,來到中國大陸最南端。張蒼顯的弟弟張蒼富(湖村、張屋村始祖)於南宋鹹淳四年中進士,任直隸通判,後來辭官隨兄遊雷州。

在這裏我有一個猜想,因張朝神跟賈似道等投降派官員一直關係不好,所以兩個孫子進士一個被貶到雷州半島,一個辭官不做,可能都與當時腐敗的政局有關。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張蒼顯、張蒼富兄弟倆見南宋王朝行將滅亡,就準備辭官回到福建莆田,因時局動亂,一路上元軍追殺,根本就回不去。於是,張蒼顯選坡頭麻斜定居,張蒼富選坡頭史村定居,兩人去世後都葬於坡頭麻斜張氏陵園。

後來,張蒼顯的長子張洞微考取了元初的進士,官職是瓊山縣的教諭。瓊山縣,當時可是海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相當於省會。教諭爲正八品,掌文廟祭拜,教育所屬生員,相當於現在的文化局+教育局。在當時也是很體面的官了。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麻斜張氏家訓

張洞微退休後也在麻斜定居,他的子孫後代分佈在坡頭、麻章、遂溪、廉江、海南等地。張洞微的二弟——張洞淵,後來到海康卜扎定居,所以現在雷州、徐聞好幾個地方也有麻斜張氏的血脈。張洞微的三弟——張洞玄則到了吳川藍溪定居,他的子孫遍及吳川及茂名、電白等地!

由於篇幅有限,以上村落不能一一列舉。比如廉江良垌鎮平田濟村張氏,就是清朝雍正年間,麻斜“洞微系”幾十位張氏後人遷到了此處。這裏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良田千畝,一馬平川。張氏祖先便把這片紅土地命名爲"平田濟",意爲"千畝平田之地,可萬世共濟也"。雷州卜扎、東井村等則是“洞淵系”的後人,繼承有祖先讀書之風,有後人考上清華大學,在美國英特爾公司工作。還有哪些張氏大村,大家可以在評論中補充。

總之,麻斜張氏子孫繁衍生息,形成粵西張氏大支派,據不完全統計已有8萬人左右。雖然說這個人數相對於別的大姓來說不算多,但據初步統計,粵西大部分張姓的人,都屬於張氏朝神公大支派,麻斜張氏祖先聲名顯赫,影響力大,這也是粵西張氏宗親會要定在湛江坡頭麻斜召開的原因。

這個姓全國排第三,廣東排第五,湛江人數較少但影響力大

麻斜張氏部分系譜圖

由於時間資料有限,文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歡迎大家補充指正。喜歡民俗歷史文章的,歡迎關注縱橫哥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