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玉章,陝西興平人,黃埔四期畢業後,長期在關麟徵杜聿明張耀明的52軍任職,抗日戰爭中,他在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場負過傷,還參加過臺兒莊戰役及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關麟徵,陝西戶縣(今天的鄠邑區)人,黃埔一期畢業後,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中原大戰等。

今天是“七七事變”82週年,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作爲一個陝西人,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全面梳理一下抗戰期間陝西曾經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由於本人並非專業出身,疏漏在所難免。歡迎廣大網友批評指正並予以補充。

本文所說的抗戰英雄,主要是對日作戰戰場上曾經做出貢獻的人物。因此諸如於右任這樣的國民黨元老,相信在當時的情況下也積極爲抗戰奔走,但因爲並非正面戰場對日作戰,本文不予以列入。共產黨這邊,陝西本來是有諸多名將。他們中許多人,在“七七事變”爆發以前,就已經在積極參與抗日活動。如1933年,參與並推動馮玉祥、吉鴻昌等愛國將領組織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以謝子長爲首的陝西籍共產黨人在同盟軍裏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的還包括閻紅彥、王懷德、許權中、劉天章等人。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土地革命時期,陝西有紅26軍和27軍,後來和長征而來的紅25軍合編爲紅十五軍團,有一大批高級將領。但是在抗戰爆發前,陝西紅軍的主要代表劉志丹、謝子長同志不幸過早逝世,餘下的陝西籍將領中,影響力很大的並不多。他們中很多人在敵後戰場參與了對日作戰,但由於地位所限,大部分都是奉命作戰,少見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

抗日戰爭中,陝籍軍人影響力比較大的,主要是在國民黨軍隊。在他們參加革命的年代,國民黨代表着先進勢力,但是隨着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國民黨蛻變爲反動勢力。陝籍將領中,相當一部分後來果斷棄暗投明,加入了共產黨陣營。如趙壽山、孔從洲等。也有一部分在抗戰結束後繼續追隨國民黨,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甚至有一些充當了反共急先鋒,成爲歷史的罪人。如胡璉、杜聿明、張靈甫等。


01楊虎城


說起陝西抗戰英雄,我覺得首先得推楊虎城。楊虎城是陝西蒲城人,自護國起義以來,百戰不屈,歷經二虎守長安,雪夜奇襲唐生智,在潼關截斷西北軍後路等一系列重大戰役,終至17路軍總指揮、陸軍二級上將,陝西省主席。雖然沒有上抗日前線,但他抗日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爲了推動抗日,1936年12月12日,聯合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抓捕蔣介石。“西安事變”成爲歷史的轉折點,國共再次合作統一對日作戰。而楊虎城爲此犧牲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後來被蔣介石囚禁12年而殺害。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02關麟徵


關麟徵,陝西戶縣(今天的鄠邑區)人,黃埔一期畢業後,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中原大戰等。到抗戰開始時,年僅32歲的關麟徵成爲52軍軍長。轄第二師(師長鄭洞國),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耀明),投入抗日戰爭。

1938年春關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蔣介石聲稱:“中國軍隊如都象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時人則稱臺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徵爲“孫鋼頭”和“關鐵拳”。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1938年夏秋之交,32軍團參加武漢保衛戰。1939年秋,關麟徵升任15集團軍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權,指揮6個軍坐鎮湘北,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1940年關麟徵奉命率第十五集團軍由長沙進入廣西邊境駐防,不久又調防雲南,7月部隊改編爲第九集團軍駐防滇南國境,關麟徵自此成爲鎮邊大將直至抗戰勝利。

關麟徵是陝籍國民黨軍人中成就最高者。1946年,接替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任校長。李宗仁擔任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時,他被任命爲陸軍總司令。

國民黨兵敗大陸,關麟徵退居香港,深居簡出,閉門謝客。他不參加任何政治性的集會和社會活動,不會見新聞記者,不在報刊上發表任何言論,過着“隱士”式的生活。1980年病逝。


03杜聿明


杜聿明,楊振寧的老丈人。陝西米脂縣人,黃埔一期畢業。曾參加北伐戰爭、長城抗戰、淞滬抗戰。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指揮桂南崑崙關對日作戰,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征軍,杜聿明爲第一路副司令長官。在緬甸戰場,杜聿明帶領遠征軍從野人山撤退,幾乎全軍覆沒。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杜聿明後來淮海戰役中被俘虜,1959年被特赦。後被任命爲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晚年的杜聿明十分關心祖國統一,曾發表《紀念二·二八起義》、《寄語臺友》等文章,敦勉在臺師友共同爲統一大業奮鬥。

04胡璉


胡璉是陝西華州人,畢業於黃埔四期,屬陳誠的土木系,國民政府統治大陸後期的著名將領。他與胡宗南並稱“二胡”,前者號稱“金門王”,後者號稱“西北王”。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胡在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後在陳誠的第十八軍任營長、團長。1929年至1930年,隨第十八軍參加蔣桂戰爭、蔣馮戰爭及中原大戰。因作戰勇敢,膽識過人,深受陳誠賞識。1937年,胡璉參加了淞滬會戰,淞滬會戰後,胡璉升任第六十七師步兵第一一九旅旅長,後任第11師師長。

胡璉的成名之戰是1943年石牌保衛戰。石牌是長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丟失,則日寇可直接窺伺四川,威撼西南。民國政府軍事當局認爲“石牌要塞是中國的斯大林格勒”,嚴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守衛石牌要塞。蔣介石曾致電陳誠“石牌要塞應指令一師死守。”重任落在第十八軍第十一師胡璉部身上。接受任務後,帶領全師將士祭拜天地,誓與要塞共存亡,隨時準備以身殉國。石牌要塞之戰,第十一師殲滅日寇一千餘人,使敵軍未能佔領石牌要塞,保證了鄂西會戰的勝利。胡璉因功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並於7月13日任十八軍副軍長,1944年8月出任第十八軍軍長。

解放戰爭中,胡璉站在人民的對立面。淮海戰役一敗塗地,但是狡猾的隻身逃走了。並且在後來的金門海戰中重創人民解放軍,被國軍稱爲“金門王”,阻礙了祖國的統一大業。1977年病卒於臺北。


05孫蔚如


孫蔚如,西安市灞橋人。曾追隨楊虎城將軍多年,西安事變後,楊虎城失去權力,孫蔚如任陝西省主席兼38軍長,轄趙壽山的17師和李興中(河北人)的177師。作爲陝軍抗戰主帥,曾指揮中條山西段戰鬥。1945年接替孫連仲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授上將銜。日寇投降時,他爲第六戰區受降主官,在武漢接受日本第六方面軍投降並全權處理六戰區受降事宜。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1948年秋,蔣介石威逼他去臺灣,他決心脫離蔣氏,於是舉家避居杭州。1949年春,在中共組織的掩護下,安全到達北京,投入了人民共和國的懷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他歷任陝西省副省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第一、四屆政協副主席,民革陝西省委第一、二、三屆主任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9年7月27日,孫蔚如逝世。


06趙壽山

趙壽山,陝西戶縣人,是楊虎城所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楊虎城部十七路軍縮編爲三十八軍,趙任十七師師長。1937年10月,太原會戰中,趙壽山扼守山西娘子關正面陣地,親率官兵與日軍血戰十五晝夜。太原會戰失敗以後,1938年夏,趙壽山升任38軍軍長,在中條山抗戰2年之久,獲抗戰青天白日勳章,被稱爲中條山“鐵柱子”。1940年冬,蔣介石調三十八軍開赴河南,不久中條山失陷。趙壽山1942年10月經彭德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前委委員。是陝西國民黨投誠人士中擔任解放軍職位最高者。建國後,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和陝西省省長等職。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07張靈甫


張靈甫,陝西長安縣人,黃埔四期畢業。但不管是當時還是後來的歷史上,他的知名度都非常高。

張靈甫1933年任上校團長,年僅30歲。1936年,在西安槍殺了第二任妻子,成爲全國轟動一時的新聞,後來被判入獄10年。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抗日戰爭期間,戴罪立功,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一系列戰役。客觀地說,張靈甫抗戰中地位並不高,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他在抗日戰場上有所貢獻。畢竟曾經在抗日戰場上經常帶頭衝鋒陷陣,人稱“猛張飛”“瘸腿將軍”。

抗日戰爭結束以後,張靈甫成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師長,成爲反共急先鋒。1947年於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後來熱播的電影《紅日》,他就是那個張軍長的原型。

看過張靈甫照片的人,連男人都會發自內心地說:真帥啊!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不管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有多大功績。解放戰爭期間,仍然不能認清形勢,只能說政治眼光太差。現在網上還有一批粉絲替他辯護,覺得沒有必要。

一分爲二地看,功是功,過是過。

08孔從洲


孔從洲,西安灞橋人,早年追隨楊虎城。抗日戰爭中,孔從洲擔任獨立第四十六旅少將旅長,新編第三十五師師長,第五十五師師長。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其實早在1927年孔從洲就要求加入共產黨,在黨組織要求下堅持黨外工作,解放戰爭初期,孔從洲帶領國軍38軍起義,加入解放軍,立下大功。解放後,孔從洲和偉人結成親家。歷任西南軍區炮兵司令員、軍械部部長,高級炮兵學校校長,炮兵工程學院院長,炮兵副司令員等職,爲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1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09劉玉章


劉玉章,陝西興平人,黃埔四期畢業後,長期在關麟徵杜聿明張耀明的52軍任職,抗日戰爭中,他在長城抗戰古北口戰場負過傷,還參加過臺兒莊戰役及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劉玉章對日作戰勇敢,悍不畏死,被稱爲“光頭將軍”。

1953年調任“臺灣防守區司令”,翌年出任金門防衛司令官。 1957年轉任“陸軍副總司令”,1958年就任“預備部隊訓練司令”,並赴美國參謀大學特別班深造。1960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1967年接任“臺灣警備司令”,一直到1970年6月。1970年受聘"總統府戰略顧問"。1981年病逝,終年78歲。


七七事變82週年,盤點一下陝西的抗戰英雄們

歡迎大家補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