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一位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的視頻火了!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視頻中小女孩給媽媽畫了一副畫像,長長的臉,黑溜溜的眼睛,還有黑黑的鼻頭,乍一看,怎麼有點像……只狗?應該不止我有這個錯覺吧,要不然她爸爸怎麼能笑得那麼歡呢?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當女孩鼓起勇氣把畫像展示出來後,媽媽的讚揚絕了。

“我沒見過畫得更好的了,這簡直是人間極品。”

“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這技術,我滴天,這裏是採用了色素沉着法嗎?”

“你知道,我之前都沒有見過像這樣的風格!”

聽着媽媽浮誇的語氣,再看看笑趴的爸爸,我忍不住笑場了。

看着女兒懷疑的眼神,媽媽溫柔地說“我只是想讓你保持住這份愛好,可以嗎”,我深深地觸動了。

媽媽只是希望你能夠更加地自信,在媽媽眼裏,你是最棒的!

網友“77777sy”說:“這樣的媽媽真好,不打擊孩子,給孩子更多可能。”

身爲一名美術老師的“小藍藍鴨”也說:“我也是這樣鼓勵小朋友的,給他們信心,所以我的學生一天比一天進步,也對美術越來越有興趣,媽媽的做法很棒!”

神仙父母不過就是:

在所有人覺得不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孩子的好,並且不斷地加以鼓勵。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02 孩子的好,藏在父母的眼睛裏

看了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美國一名10歲的截肢女孩藉助假肢熟練地完成了多個後空翻和一字馬等高難度動作。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雖然假肢對她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她的動作仍流利連貫,臉上自信的笑容讓人爲之一震。

女孩名叫加米亞,天生患有股骨缺陷,左腿明顯比右腿短。5歲的時候,她做了截肢手術。

剛開始特別艱難,加米亞一直吵着要回自己的腿。在媽媽“我相信你能行”的支持和鼓勵下,她學會了如何勇敢地走下去,現在她的夢想是成爲一名職業的舞者。

她說:

“永遠不要說你什麼也做不了,因爲你是能夠做到的,前提是你得嘗試。仰望星空吧,你一定能行。”

父母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心態,父母的“評價”影響了孩子的行動。加米亞很幸運,因爲她有一個時刻用最溫暖的言語鼓勵她的媽媽。

心理學家說:

一個自身價值被看到的孩子,心裏會非常踏實,纔有能量面對全世界。

你的孩子不是不“美”,而是你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孩子的好,藏在父母的眼睛裏;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舌頭下。

沒有不行的孩子,只有看不到孩子的好的父母,只有不會鼓勵孩子的父母。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03 看不到孩子的好,是隱藏的“殺傷力”

“江蘇宿遷一位爸爸買一車煙花慶祝兒子考試得7分”的新聞也曾刷屏一時,很多網友吐槽說考7分就放煙花,是不是要求太低了?

可這位爸爸卻表示,因爲兒子以前經常考0分,這次考了7分,已經很好了。

當然在爸爸的鼓勵下,孩子現在已經考到了57分的好成績。

有這樣一個調查:

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潛能僅能被開發到20%-30%;而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50%;如果這個肯定來自家庭,那麼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70%-80%。

我相信,無時無刻都能被父母看到並給予肯定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父母的“看見”能把孩子的好無限放大,孩子真的就會越來越好。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渴望欣賞。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少年說》有位女孩在天台上懇求媽媽不要總是拿她跟別人比較,不要總是打擊她。

她說媽媽總是打擊她,她就會覺得自己很差,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好,是最致命的“殺傷力”,會把孩子傷的遍體鱗傷卻完全不自知。

三毛曾在《一生的戰役》中說到:

“我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

她說的是她的父親。

就連三毛這樣偉大的作家,父親看不到她的好,她都覺得特悲哀,一生都想得到父親的認可。

弗洛伊德說: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從小就沒被父母看好的孩子,長大了會不斷地從別的地方尋求關注和認可。

“神仙”媽媽含淚鼓勵女兒:看見孩子的好有多重要

04 孩子的好,要靠父母去挖掘

父母看到孩子的好,纔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內驅力,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力量,讓孩子迸射出萬丈光芒。

那我們怎麼做才能看到孩子的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呢?

1. 不拿孩子作比較,接受孩子的平凡。

很多家長總是愛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進行比較,以一種“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心態去評判孩子。

可我們發現,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是不擅長社交;有的孩子運動天賦特別好,什麼活動都是他打頭,但是唱歌他就慫;有的孩子特別樂於助人,是爸媽的小幫手,但是其他都平平……

我們應該多一點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多關注孩子自身,少拿孩子橫向比較。

當看到孩子有進步可以進行表揚,比如:

這次比上次進步了一點點,媽媽看到你很努力,下次會做得更好的。

武志紅說:這個世界99%的人99%的可能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不拿孩子作比較,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凡,讓孩子跟隨着自己的內心去成長。

2. 少點要求,多點包容。

鄭爽在新書裏提到,母親爲了讓她出類拔萃,從小對她的要求都很多。

不僅學習上高壓訓練,還給她報了很多課外班,但從來不問過她是不是喜歡,就連進入演藝圈也是爲了實現母親的願望。

她表示自己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很焦慮,很自卑。

父母“無窮無盡”的要求已經讓我們已經忘了傾聽孩子的心聲,忘了這本是他的人生。

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學,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富翁,少一點要求,多點包容之心,聽聽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的喜好,給孩子更多自己選擇的機會。

做父母的應該放下焦慮,去發現孩子的好,只要他在自己的領域做得好,他就是出色的。

3. 用信任陪伴孩子前行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小時是個不折不扣的“學渣”,當老師都覺得他毫無出息的時候,父親卻選擇相信他,一句“不要輕易改變自己”讓他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堅持下去,併成爲名揚天下的漫畫家。

羅森塔爾實驗表明:

你發自內心地相信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那孩子真的會在這種正向反饋中,朝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當別人說你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時,作爲孩子最信賴的人,你要相信他並沒有別人口中說的那麼糟;當孩子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你要鼓勵他,並相信他一定能行的。

一句“我相信你”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遠比“你怎麼那麼笨”來得管用。

用相信陪伴孩子,孩子纔會真的越來越好。

電影《墊底辣妹》裏沙耶加的媽媽說:

“我想讓孩子們能夠做他們喜歡的事情。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就算與全世界爲敵,我一定會在她的身旁。”

就算孩子不那麼優秀,就算孩子沒那麼好,我們也要站在孩子那一邊,給孩子力量和勇氣,讓他踩着光大步向前。

這樣,孩子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