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建 董國建

  去年4月29日,天津市武清區,第十三屆全運會馬拉松比賽賽場。頂着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雲南選手董國建奮力領跑在第一集團。此時觀衆通過電視屏幕看到的是他略帶倦意的面容,但不知他內心已默唸了無數次“堅持”,拖着快不聽使喚的身體,靠着本能在往前拼命奔跑。

  咬牙衝過終點,幾步踉蹌,董國建躺在賽道邊。高溫下體力的嚴重透支,讓他極度虛脫。隨後,董國建被扶上輪椅送往急救站,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登上了冠軍領獎臺。

  2小時18分44秒,董國建拿下雲南馬拉松30年以來的首枚全運金牌,也爲自己而立之年書寫了閃亮的篇章。

  人生低谷絕不放棄

  來自昆明市祿勸縣的董國建屬於大器晚成的選手。2004年1月,他進入雲南省呈貢訓練基地訓練,至今已14年。其間,他參加過里約和倫敦兩屆奧運會及三屆全運會,榮獲2011年大邱世錦賽馬拉松第11名。在2004至2017年,共獲得全國冠軍30多個。

  與其他選手不同,董國建在運動生涯中,最好狀態出現在近三年。2016年,重慶國際馬拉松賽暨奧運會選拔賽,29歲的他跑出2小時11分42秒的個人最好成績,憑藉這一成績獲得代表中國參加里約奧運的資格。

  巔峯的爆發來自於低谷的堅韌。董國建起初練習中長跑,曾奪得男子10000米全運銀牌,後來轉項馬拉松。不過,命運爲他安排了一個巨大的考驗,2013年瀋陽全運會,成績日漸提升的董國建賽前奪冠呼聲很高,被認爲是冠軍的不二人選,肩負着爲雲南奪金的重任,人們都期待着他的喜訊。然而,比賽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董國建落到了十幾名,經歷人生的最大打擊。

  談到當時的心情,董國建感慨萬分:“那是最艱苦的時期,當時練得比較好,所以期望也很高。但遺憾的是,因爲練過了,身體沒調整好,所以比賽砸了。”董國建賽後心情落到低谷,狀態極其低落,“我感覺我的人生到了最低點。”想起那段時間,董國建不堪回首。

  關鍵時刻家庭助力

  幸運的是,董國建在人生低谷時,迎來了天使降臨。“那時想着先結婚吧!”董國建與女友走進了婚姻殿堂。結婚後,他邊照顧家庭,邊恢復訓練。2015年初,可愛的孩子降生,爲他帶來了新生。家庭美滿幸福,孩子可愛動人,這一切都給董國建再努力、再奮鬥帶來了動力,也給他更大的雄心和信心。

  “我妻子也是運動員,她支持我。於是,我又開始訓練。家裏有了寶寶,我想自己的事業也要有新的起點。”就這樣,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董國建重新投入訓練。“每當訓練特別累,比賽中快咬不住,或者遭遇傷病時,一想到女兒、想到妻子,就能堅持下去了。因爲我希望能多拿些好成績,讓她們生活得更好!”他說。

  年近而立的董國建與教練張國偉一起苦幹,重新在跑道上揮灑汗水,逐漸找到了感覺。里約奧運會上,他的名次有了提升,獲得第29名,比起倫敦奧運會的第54名進步明顯。

  事業巔峯難言再見

  天津全運會馬拉松賽的最後階段,董國建的奮鬥精神得到了最好體現,一直領跑的他幾近虛脫,兩眼一片白茫茫。臨近終點,疲憊不堪的他回頭張望。“我想看看誰在後面,看到楊定宏在我後面100米左右。當時已經耗盡全身力氣,想着如果他追上來,我再也沒力氣加速了。”

  天津全運會後,董國建曾經表示:“這是我的最後一屆全運會,接下來我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做教練。”但是,隨着心態的調整,狀態漸入佳境,董國建又逐漸改變了想法,他要堅持下去。“國內馬拉松發展得比較快,這幾年都處於高速發展時期。這對於馬拉松事業幫助很大,所以我決定繼續練。”

  一個決定,意味着而立之年的董國建要繼續跟小隊員一起揮汗如雨,甚至付出更多,他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目前最困難的應該是年齡問題,我已經31歲了,雖然這個年紀對國外運動員來說還很年輕,但對國內運動員已算高齡。這個年齡在體力、恢復等方面都不如年輕運動員,所以要付出很大努力。”

  董國建非常明白自己的處境,“我希望現在的年輕運動員能多堅持,在體育事業上能走得更遠一些。我希望能給他們起到帶頭作用,爲中國馬拉松事業作出貢獻。”

  正如30年前廣州全運會馬拉松冠軍、現雲南隊主教練張國偉所評價的:“以董國建爲代表的優秀運動員,在雲南田徑隊的訓練中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是他們在引領年輕隊員快速成長。”

  總結自己人生的幸福時刻,董國建非常清晰地列出兩個節點:“一個是寶寶出生,家庭帶來的幸福;另一個是天津全運會奪冠,事業帶來的幸福。我覺得這就是對自己這些年刻苦訓練的回報,我相信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達到成功。”

  (中國體育報 許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