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找一座都城

繪盡中國人關於盛世的想象

那一定是大唐帝都長安的模樣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四海臣服萬邦來賀

天下長安襯得起“天可汗”的胸懷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集四海之珍奇,起絲路之繁華

盛世長安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自古民以食爲天,倉稟實而知禮節

在空前富裕繁榮安定的時代

盛唐長安的美食又何止“八珍”

僅一份流傳至今

內容並不完整的《韋巨源食譜》

便記錄了58道如

“乳釀魚”、“見風消”

“羊皮花絲”、“御黃王母飯”

……………

光聽名字就讓人口舌生津的珍饈佳餚

“如果能喫上一口大唐美味,

那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天下唐人皆期盼,唐博十年磨一劍

陝菜盛宴再現中華,夢想已然照進現實

雁塔腳下,唐博相府

你能重溫唐時文人雅趣

曲江池畔,庭院深深

你能品味千年盛唐珍饈

春曉園旁,樂律之宴

你能體會唐人如何用餐

值此唐博十週年之際

陝菜網今日爲您趣解

唐朝人的主食結構,主要是餅和飯。這二者中,餅又佔據主要地位。

唐代趙璘在筆記小說《因話錄》裏就提到“世重餅啖”,這是多數唐朝人食餅的真實反映。

唐代所說的餅,內容比今天寬泛得多。除麪糊以外的各種成型麪食,都可以稱爲餅。

而唐人食之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餅,有胡麻餅、蒸餅和湯餅等。

胡麻餅

胡餅中有一種胡麻餅,烤制時在餅上撒了一層芝麻。

白居易在《寄胡麻餅與楊萬州》一詩中曾對胡麻餅讚美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正在四川忠州做官。他說忠州的胡麻餅完全是按京都長安的方法烤制的,喫起來又香又脆。

他把剛烤出的胡麻餅派人送給萬州刺史楊敬之,讓他品嚐一下是不是跟京師最有名的輔興坊烤的一模一樣?

短短四句詩,就把胡麻餅的風味特點及受歡迎程度生動地寫了出來。

大唐博相府:香酥芝麻餅

1

蒸餅

蒸餅是將麪糊發酵後再蒸熟的麪食,如饅頭、包子等。

唐朝人食用的蒸餅種類很多,它既可單純用麥面製作,也可摻進各種配料。

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蒸餅法,用大例面一升,練豬膏三合。”這裏指的就是在白麪中摻進豬油製作的蒸餅。

各種蒸餅不但是百姓餐桌上常備的食物,也能登上皇家的大雅之堂。

白居易在《社日謝賜酒餅狀》一文中,曾提到“蒙恩賜臣等酒及蒸餅、環餅等”,這說明皇帝賜給大臣的食品,就有蒸餅。

大唐博相府:金線油塔

2

湯餅

湯餅是下在湯裏煮的麪食,如麪條、面片等。

唐朝人食用的湯餅種類也很多,當時的詩人對此也多有吟詠。

如“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李頎)

“雞省露濃湯餅熟,鳳池煙暖詔書成”(羅隱)

這都說明當時湯餅在民間頗受歡迎。

大唐博相府:紅豆麪

3

飯在唐朝人主食中的地位,雖然略遜於餅,但仍是不可或缺的主力。而在有些地區,它甚至比餅更受青睞。

唐朝人食用的飯多種多樣,稻米飯食用的範圍最廣。尤其在長江以南產稻地區,它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食。

大唐博相府:珠聯璧合

4

唐代常見的早餐是“粥”,粥簡單又營養,是唐人的最愛。

如“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白居易)

“朝食有麥饘,晨起有布衣。”(皮日休)

其中的饘,也是粥。

彼時粥的做法之多樣,比起當代也不遑多讓,在唐朝的醫學著作《食醫心鑑》裏,專門有一部分就是講粥的,其中提到各種做法,原材料從米到白粱米、粟米、薏仁米、大麥、小麥、粳米,輔料從蔬菜到肉到水果到乾果,堪稱包羅萬象。

大唐博相府:蔬菜鉢

5

肉食

當時的肉食,以羊肉爲主,豬肉雖有但不太多,而羊肉羶味大,所以能去羶味的胡椒在當時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

大唐博相府:口袋羊肉

6

當時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當時有道非常非常有名的菜——“乳釀魚”,其實就是當今的陝菜奶湯鍋子魚。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10年前唐中宗景龍二年(7O8),是長安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區)人韋巨源,由四品官被提升爲三品官,他在自己的家中設宴“謝主隆恩”時,由宴請唐中宗李顯的“燒尾宴”中的“乳釀魚”,而逐漸演變成如今的“奶湯鍋子魚”的。

大唐博相府:奶湯鍋子魚

7

蔬菜

現在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喫到的?

答案是零,這些當時都沒有。

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當時叫“菘”)、菠菜(當時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白菜是因爲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

當時最常見的蔬菜是秋葵,杜甫有詩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誰雲滑易飽,老藉軟俱勻。”

大唐博相府:鮮鮑秋葵

8

唐人怎麼喫

唐處於“分餐制”到“合餐制”的過渡階段

要想直觀看到當時人民羣衆的伙食情況,

還得從古畫入手。

在後唐最著名的畫作《韓熙載夜宴圖》中,

就描繪了一副唐朝高端宴會的畫面。

注意一下長桌上放的食物…

看到這裏很多盆友都要問excuse me了,

高級官員的家宴,怎麼才這幾個菜?!

真相是,這些其實只是

其中一個人的部分飯菜

漢代分餐飲宴的貴族

根據上古文獻與殘存的器皿圖案可知,漢人聚宴喫飯,是雙膝着地“跽坐”着,人前各一案擺放飯菜,即便只有兩人,也是分案而食。

一直到周秦漢晉,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中國的餐桌上普遍實行分餐制,到了唐代,由於漢人與胡人之間密切的文化交流,合餐制開始進入中原。

大唐博相府:湯浴繡丸(分餐)

9

伴隨着“分餐制”向“合餐制”的過渡,中國的餐桌禮儀也逐步進化爲今日的模樣。

具體到陝西官府宴,就對上菜順序有着嚴格的講究,其原則是:先冷後熱,先濃後淡,先鹹後甜,先高檔後一般,先酒菜後飯菜,先葷後素,點心在行菜之間穿插進行。

由於經濟成本與實際社會生活的變遷,目前陝菜宴席普遍的上菜順序相較近代及古代有所簡化,即:

茶點——涼菜——行菜(大菜)——座菜(飯菜)——湯羹——麪點小喫——時令果盤(僅供參考)

如上一切的餐桌禮儀,其實都是從盛唐時代的飲食習慣演變而來的,正與傳承千年的陝菜技藝相得益彰,終在今日重現盛世華夏。

大唐博相府:五侯鯖

10

其實 在大唐博相府

你能喫到的陝菜遠不止這十道

勤勞進取的唐博人

繼承併發揚了千年陝菜

令盛唐珍饈、高端陝菜

陝西官府菜爲今人所品味

道道都是故事,口口皆有唐韻

地址:西安雁塔區芙蓉東路6-1號

(大雁塔北廣場東南角緊鄰大雁塔,地鐵3號線大雁塔站C出口向南數百米即到)

訂餐電話:029-85563333

訂房專線:029-85795067

十年專注 十載春秋

追夢陝菜 品味盛唐

更多唐博十年精彩內容

敬請期待陝菜網近期報道

編輯:王渤文

圖片:陝菜網、網絡

即刻下載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爲,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衆平臺。

其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