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緊盯不放黑臭水整治 想矇混過關沒指望

中新網2月28日電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28日表示,對黑臭水體整治是滾動管理機制,不是說整治完了,監測合格了就合格,生態環境部會緊盯不放。即便到2020年往後,這項工作依然會緊盯不放。搞形式主義的,想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矇混過關,沒有指望,這件事情只能紮紮實實。

資料圖:在福州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包的屏東河項目現場,數十名工人在河道中將淤泥裝進編織袋後運上岸。 劉可耕 攝

生態環境部2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有記者提問,黑臭水體整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地方通過撒藥、填埋河道等急功近利的方式治理,生態環境部會不會出臺具體的整治細則?針對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會不會加強問責?下一步將如何防止黑臭水體反彈?

張波表示,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確實打得很辛苦,但是成效還是蠻明顯的。大家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反彈。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正確認識黑臭水體整治的重大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黑臭水體整治這樣的攻堅戰,一方面是人民立場的體現,它着眼於解決人民羣衆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這是羣衆的一個呼聲,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是我們共產黨執政的一個特點。

第二,通過整治黑臭水體,改善了環境,你看起來是整治的黑臭水體,其實下游的斷面、河流、湖泊整體上都得到改善。通過整治羣衆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帶動整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所以它對環境意義很大。

第三,對城市轉型發展意義也很大。這幾年所有黑臭水體整治成功的地方,不僅老百姓點贊,環境改善,而且周邊形成新的經濟體,無論是政府、老百姓還是市場主體都受益,經濟上都受益了。僅僅36個重點城市,不完全統計投資1100多個億,這還不說帶動的相關投資。把城市一些髒亂差的地方變成美麗的地方,對招商引資、房地產方方面面都有帶動作用,所以整治黑臭水體是一個經濟、社會、環境共贏的結合點,也是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一個有力的着力點。

張波稱,作爲生態環境部門,會和住建部門一起,和媒體朋友們一起,和老百姓一起,嚴格督查、實事求。即便是已經治好的黑臭水體,只要老百姓有意見,生態環境部現場覈實屬實的,依然會列入國家整治清單,繼續督促整治。對黑臭水體整治是滾動管理機制,不是說整治完了,去一監測合格了,就合格了,萬事大吉,不是這樣的。會緊盯不放,去年這個時候就說過,不獲全勝不會收兵。即便到2020年往後,這項工作依然會緊盯不放。搞形式主義的,想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矇混過關,沒有指望,這件事情只能紮紮實實。標準是什麼呢?實際上很清楚,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黑臭水體文件,那裏面標準很清楚,首先水質上要達標,優於輕度黑臭的標準。

張波表示,居住在周邊的老百姓,羣衆滿意率高於90%。這兩項達到了還不算,只作爲一個形式上的督查指標,還要從實質上看,因爲黑臭水體的實質是污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要看污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有效解決了沒有,靠什麼措施來解決。所以督查工作爲什麼特別費勁?就是督查人員會到現場看管網怎麼鋪的,打開井蓋看管網流的是清水還是污水,污水處理廠進的是清水還是污水,整個處理廠是不是運行正常,垃圾到哪兒去了,既有形式上的督查,又有實質督查,標準很嚴格。當然在督查當中堅持實事求是,有一些問題,有一些老城區的改造是歷史形成的,多少年的歷史欠帳,讓這屆黨委政府擔起來,他們非常辛苦。

張波強調,所有積極整治黑臭水體,並取得明顯進展,獲得老百姓點讚的地方黨委政府同志們,都應該爲他們點贊,他們非常不容易。整治工作既要嚴格督查,同時還要遵循治污規律。有些歷史上形成的問題一時難解決,只要紮紮實實取得進展,依然應該給予肯定。但是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行不通,生態環境部會滾動管理,不斷把羣衆舉報的、不滿意的、新的黑臭水體及時納入國家清單進行督促整治。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