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一提起後宮,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鬥爭大戲,後宮女人每天輪番上演大戲,只是爲了得到皇帝心中比別人“多一點”的寵愛,但是今天要說一個例外,她是千古賢后,主持了史上唯一沒有宮斗的後宮,還留下一成語,至今廣爲使用。

她就是馬皇后,也是一位美人,皇帝丈夫是漢明帝,,家境使然,她在10歲的時候就能成熟的處理家事,13歲,他就因美貌被選進宮。由於她性格不張揚且乖巧懂事,婆婆陰麗華對她是十分喜歡。

丈夫還是太子的時候也對她極爲寵愛,不僅僅因爲長大後的她豔壓整個後宮,才貌俱佳,更是因爲她美到了骨子裏,便是她的賢惠。丈夫即位後,她被封爲了貴人,緊接着不到一年,便直接被封爲皇后。

當了皇后的她更加爲皇帝着想,也更加賢惠,她身居要位,沒有洋洋得意,反而十分勤勞能幹,更重要的是十分節儉,平時她的衣服上都沒有任何裝飾。

爲了皇帝丈夫能夠開枝散葉,她主動將宮女美麗優秀的女子推薦給丈夫,必須要說的是這不是表面功夫,私下她也絲毫不喫醋,他的皇帝丈夫有這樣一位省心的中宮,大概上輩子去拯救了地球大業。

她待人親切,尤其是後宮中的嬪妃,她就和對待自己的親姐妹一樣,無論是誰的皇嗣她都視如己出,不偏不倚。有她這樣做表率,嬪妃們也不僅僅尊重她,對她言聽計從的同時也毫無怨言,更重要的是紛紛學習她,就這樣,後宮在她的帶領主持下,沒有宮鬥,沒有大戲,一片祥和。

這樣深明大義的她,不僅僅治理後宮有一套,對於治國之道也很懂,在必要的時候她會勸諫自己的皇帝丈夫,但是同時也十分懂得分寸,從來不去幹政。對於母家,她做到了拒封外戚。

公元77年,國家大旱,有一些大臣上奏便是這是因爲不封外戚的原因,於是爲馬氏求封。這時已經是太后的她說到:我身爲太后仍然一身簡樸,宮中嬪妃也是如此,我這樣做就是爲了外戚能夠反省學習。但是他們不僅不學反而取笑我。

前幾天我路過母家時,看到門前拜訪的人絡繹不絕,車子像流水那樣,馬匹往來不絕,像一條游龍,家中傭人都穿戴講究,再看看我們自己,相差甚遠,我沒有責備已經是竭力控制了,怎麼能再去爲他們加封進爵。

後來根據她話中的形容,有了“車水馬龍”這一成語。公元79年,馬太后去世終年40歲,與明帝合葬,她的一生行爲簡譜,明理達義,對丈夫和兒子兩朝政治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見一代賢后對於前朝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