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姓曹,關羽不姓關——這完全有悖於我們認爲言之鑿鑿的歷史常識嘛。當然,毛澤東是對的。曹操確實不姓曹,關羽確實不姓關。那麼,他們本來應該姓什麼呢?這裏有兩個故事。

首先說曹操的故事。我們知道,曹操的父親叫曹嵩,是東漢末期大宦官曹騰的兒子。曹騰是宦官,沒有生育能力,他怎麼能夠有子嗣呢?如你所想,曹嵩其實是夏侯氏的子嗣,只不過被曹騰收養爲養子而已。史書對此有記載。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及《世語》二書:“(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指曹操)於敦從父兄弟。”這是說,曹操是夏侯氏的後代,與他手下的大將夏侯惇是堂兄弟關係。順便說一句,曹操手下另一位大將夏侯淵也是曹操的同族兄弟。曹操手下名將如雲,夏侯惇和夏侯淵尤其得到曹操的器重和信任。夏侯惇多次爲曹操鎮守後方,功勳卓著。而夏侯淵長期率部在外征伐作戰,“虎步關右,所向無前”。追其原因,固然與他們自身的纔能有關,恐怕也與他們和曹操的血緣關係有一定關係吧。再來說關羽的故事。

關羽是蒲州解梁縣人,本姓馮,叫馮賢。當年解州有一惡霸,名叫熊虎,爲非作歹,無惡不作。馮賢一怒之下,殺了惡霸熊虎。馮賢知道殺人是要喫官司的,便立即逃離家鄉。他日夜兼程,來到潼關時,還不到五更天,關門緊閉。好不容易熬到開關的時候了,卻又犯了愁。那時,官府有一項規定,凡過關的人都要進行登記。這可怎麼辦?顯而易見,他不能報出自己的真實姓名。那樣絕對是自投羅網。這樣他一邊排隊一邊焦急地想啊想。眼看就輪到馮賢了。他心急如焚地望着這高大森嚴的關門,忽然來了靈感:在關門前,我何不就說自己姓關呢?真是一位機智的騷年。於是,從此世上再無馮賢一人,而有了赫赫有名的關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