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从古到今都没有停止过,即使现在它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但仍然有人知法犯法。盗墓的兴起,是因为古代厚葬的习俗,盗墓者通过盗窃墓中丰厚的陪葬品来谋取钱财,也严重影响着考古专家们的工作,因为在专家们挖掘前,盗墓者大都已经把墓中的很多东西洗劫一通,或者进行毁坏。

盗墓者最喜欢盗的墓就是汉墓,有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在2010年,浙江杭州方家山一带修建铁路,施工队开着挖掘机有条不紊地工作,而在小山上挖了一下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些砖头。工人走进一看,发现这些砖头根本不像现在的砖。施工队觉得这山下面,也许藏着什么东西,于是告知了考古部门。考古人员到了现场,收集了被挖出的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砖是三国时期的,山下面也许是个墓穴,而且是三国很常见的砖墓。

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墓穴已经有部分被毁坏了,因此展开了抢救性的挖掘工作。然而,这个墓穴的规模让专家们非常惊喜,最终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长14米,宽7.6米的墓穴,这样的规模已经类似三国皇族的墓穴标准。那这个墓穴的主人到底是谁?难道是三国时期的某个皇族?

为了调查清楚,专家们继续研究工作,发现陪葬品中有一个官印,上面刻有四个字:新安长印。通过查相关的资料,发现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个县叫新安县,这个官印就是县令的官印。虽然只是个小县令,但他的陪葬品非常丰富,墓穴的规模也很大,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县令的级别,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调查清楚的呢?

最后经过研究,他确实只是个县令,而当时官印是不能带回家也不能当作陪葬品的,可是却在他的墓穴中发现这个官印,可以看出他目无王法,所以他死后,被安葬在一个豪华的墓地中也不足为奇了。也可以看出,当时地方上的官僚是不受朝廷约束的,也从侧面看出当时政局的混乱。

文:上下古今团队 寒扬创作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