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遺存墳地數量較多的五個鐵帽子王家族,另有位於河北淶水的怡賢親王胤祥墓,保存最好,爲清代王爺墳中唯一的國保單位,據聞其後王爺墳在今福山營村還有遺蹟可尋。在十年前的《重訪清代王爺墳》中,豫親王多鐸家族墓是唯一被判定消失的一家鐵帽子王。

大清12家鐵帽子王和鐵帽子王墳遺存

明朝的王全都是世襲罔替,而且還有封地,而清朝封的親王沒有封地,而且大多數不是世襲罔替。

“鐵帽子王”的說法其實從乾隆時期纔有,是後人對他們的尊稱,指的是清朝入關定鼎天下立下卓越功勳的八位皇室宗親。除此之外,在清中後期又陸續分封了四位“鐵帽子王”,所以清朝的“鐵帽子王”共12位。

相比於其他親王,這12位親王享有非同尋常的特權,所以才被稱爲“鐵帽子王”。他們享有的特權有三:第一,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第二,俸祿優厚;第三,王府世襲罔替。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封爵方式有兩種,一因軍功受封叫軍功封,一種以皇帝直系子孫受封叫恩封。以軍功封者無論王、貝勒均世襲,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則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貝勒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降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降至輔國將軍,輔國公降至輔國將軍,以後則世襲罔替不再遞降。清代共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稱“鐵帽子王”,其中八家以軍功封爵。他們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襲罔替王爵四家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大清12家鐵帽子王和鐵帽子王墳遺存

下邊是作者烏何有之鄉大樹上寫的文章《大清12家鐵帽子王和鐵帽子王墳遺存》。

大清的封王制度相較於明代有很大進步,其重要一點就是規定了“世降一等”的制度。與之相對應,亦有功封的清初八位王爺和清中後期恩封的4位王爺的王爵可以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鐵帽子王”。大清12家鐵帽子王在清朝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按照清朝的規定,爵位分十二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親王世子襲爵需要降級爲郡王,郡王長子襲爵需要降級爲貝勒,直至降級到鎮國公才得世襲。而始封郡王需降級到輔國公才得以保留爵位。這便有效的削弱了諸王的力量,也大大減少了清代宗室貴族的數量。而世襲罔替的12家鐵帽子王不僅可以享受王爵永不遞降的待遇,也能享受爵位永不削除的恩遇。即便在待遇方面,鐵帽子王還有兩項優惠,即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並賜予世襲罔替王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鐵帽子王府。所以在清代政治環境中,鐵帽子王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登極稱帝,建國號大清,開始正式頒行封爵制度。當年四月,皇太極下旨分敘諸兄弟子侄軍功,冊封大貝勒代善爲和碩禮親王,貝勒濟爾哈朗爲和碩鄭親王,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爲和碩睿親王,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爲和碩豫親王,貝勒豪格爲和碩肅親王,嶽託爲和碩成親王(後坐事降爲貝勒,崇德四年去世,追封克勤郡王),阿濟格爲多羅武英郡王,杜度爲多羅安平貝勒,阿巴泰爲多羅饒餘貝勒。這次分封有親王、郡王7人,貝勒2人,另有代善第三子貝勒薩哈廉在一個月後去世,皇太極追封其爲穎親王。加之順治元年(1644)十月,皇太極第五子碩塞授封多羅承澤郡王。清初的兩次分封,基本奠定了後世“八大鐵帽子王”的基礎。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借爲睿親王多爾袞平反的機會,恢復了諸王最初的封號,並將爵位世襲罔替的制度明確頒行,自此“鐵帽子王”得以制度化。

清初的這八位鐵帽子王,都是能征善戰的開國功臣。依次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到清中後期,又有四位親王得以恩封“鐵帽子王”,分別是:雍正朝的怡親王胤祥、同治朝的恭親王奕訢、光緒朝的醇親王奕譞、宣統朝的慶親王奕劻。這便構成了大清朝的“12家鐵帽子王”格局。由於鐵帽子王享有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和優厚的俸祿,他們也有更多的錢財去爲自己修建薨逝後的園寢,這也使得鐵帽子王墳更加宏偉壯觀。按照清代王爺墳營造的規定,各家墳地自己選址自己掏錢修建,只要不違背禮制皇帝不會加以干涉。而各家王爺墳的選址除遵守風水之說外,也受到自家財富的影響。由於各家鐵帽子王傳襲世代不盡相同,各家王爺墳的選址地點也不盡相同。在清朝前中期的鐵帽子王中,除莊親王家族、順承郡王家族、怡親王家族直系王爺墳分佈較爲集中外,其餘各家均有數處不同的墳地,其中豫親王多鐸家族更是多達十餘處。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12家鐵帽子王家族的傳襲情況: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2人被奪爵;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被奪爵;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除去追封王,共8王;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2人被奪爵;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莊親王世爵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被奪爵;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3人被奪爵;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醇親王世爵共傳2世,2王;慶親王共2位,但奕劻授封鐵帽子王后,未傳襲。照此算來,12家鐵帽子王直系王爺共有100位。其王爺墳也廣泛分佈於北京皇城周邊,其中最遠者是追封克勤郡王嶽託,葬於盛京瀋陽。其他除怡親王家族墓在今河北省淶水縣西北部外,皆位於北京境內。北京境內的11家鐵帽子王家族墓,遍佈今朝陽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通州區、門頭溝區、房山區、昌平區、懷柔區等11個區。分佈情況不一而足、遺存情況同樣不一而足。

12家鐵帽子王遺存情況是筆者本篇要重點介紹的內容。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清初八家鐵帽子王。儘管各家鐵帽子王大多沒有集中的墳地,但所處的區位卻十分講究,如睿親王多爾袞家族、肅親王豪格家族,墓在京城東側,也就是今東城區、朝陽區、通州區的位置。禮親王代善家族墓則位於京西,今石景山區境內。而鄭親王家族則主要有三塊墳地,分別位於海淀白石橋、五路居和豐臺廣安門右安門一帶。墓地最爲集中者是莊親王和順承郡王家族,皆在今房山區,距離京城路途遙遠。在這八家鐵帽子王中,遺蹟最先消失的是豫親王家族。儘管豫親王家族墓多達十餘處,但其所處的朝陽區、通州區的位置正是北京城建最爲迅猛的地方,所以在本世紀初豫親王家族墓已經逐漸消失。而前兩代豫親王多鐸和多尼的墓位於今建國門外光華東里,也就是國貿CBD的黃金地段,可想而知已難再見到遺蹟。

在十年前的《重訪清代王爺墳》中,豫親王多鐸家族墓是唯一被判定消失的一家鐵帽子王。但是至筆者今年五月到石景山區五里坨街道敬德寺村,尋訪睿恭親王淳穎墓時,只見到了拆遷後敬德寺村的滿目廢墟。而淳穎墓原本遺存的虎皮石橋和廢棄石料已經不見了蹤影。這處睿親王家族最後王爺墳的消失,也宣告了12家鐵帽子王墳中又少了一家,而且是著名的多爾袞。所幸,其他十家鐵帽子王墳儘管有了很大變化,且亦有新消失的王爺墳,但總體家門並未減少。這其中新消失的有:鄭親王家追封簡親王傅臘塔墓,肅親王家肅恪親王華豐墓。另有一些王爺墳得到了大範圍修繕:禮親王家禮簡親王巴爾圖墓,肅親王家顯謹親王衍璜墓、肅慎親王敬敏墓,醇賢親王奕譞墓,慶親王家族墓。僅遺存石碑等石構件的有:禮親王家門頭村墳地、鄭親王家簡修親王雅布墓、肅親王家顯懿親王富綬墓、順承郡王家族西甘池、二龍崗墳地。另有莊靖親王博果鐸墓、恭忠親王奕訢墓遺存石牌坊一架,追封鄭親王經訥亨墓遺存平石橋一座、追封克勤郡王恆元墓遺存寶頂一座。

而這些王爺墳中,保存數量最多的是肅親王家族墓,共有顯懿親王富綬墓、顯密親王丹臻墓、顯謹親王衍璜墓、肅慎親王敬敏墓、肅良親王隆懃墓等5處遺存。其次是位於昌平區白羊城村的慶親王家族墓,經過修繕後規模也比較宏大,但唯一的鐵帽子王奕劻墓,僅存一碑亭二朝房。再者就是位於房山區西甘池村、二龍崗村的順承郡王家族墓,現存石碑4通、大寶頂4座。禮親王家族共有三處墳地,今福壽嶺康簡親王巴爾圖墓尚有陽宅完好,門頭村墳地遺存石碑已搬遷到北京植物園內。鄭親王家族則還有兩處遺蹟,一是昌平仙人洞村追封鄭親王經訥亨墓平石橋,一是右安門外簡修親王雅布墓遺存螭首龜趺碑,已搬遷至豐臺長辛店連山崗。這是遺存墳地數量較多的五個鐵帽子王家族,另有位於河北淶水的怡賢親王胤祥墓,保存最好,爲清代王爺墳中唯一的國保單位,據聞其後王爺墳在今福山營村還有遺蹟可尋。而莊親王家族僅餘莊靖親王博果鐸墓石牌坊一架、克勤郡王家族僅餘追封郡王恆元墓寶頂一座、恭親王家族僅餘恭忠親王奕訢墓石牌坊一架,另其子載瀅墓有地宮一座。因載瀅僅是貝勒爵,此處不表。北京境內保存最爲完整的王爺墳是醇賢親王奕譞墓,其子二代醇親王載灃死後葬於福田公墓,並無王爺墳。

照此可見,在睿親王家族最後一座王爺墳睿恭親王淳穎墓消失後,最有可能全部消失的一家應該是克勤郡王家族。事實上,在《重訪》一書中,已經判定了克勤郡王家的死刑,但細心的廣大古蹟愛好者還是發現了門頭溝馮村車王墳的下落,筆者於本月初也尋訪了追封克勤郡王恆元墓遺存的寶頂,該寶頂現被圈入一農家菜園,並未受到破壞。另有網友發現,原本房山區上萬村的克勤郡王家另一處墳地內,也有一座相似的寶頂,亦可能是王爺墳遺蹟。所以,儘管很多處於繁華地段的王爺墳,如睿忠親王多爾袞墓、豫通親王多鐸墓、肅武親王豪格墓都難以再找到遺蹟,但是位於偏遠鄉村的王爺墳,也許還有一些遺蹟躲藏在角落裏,如今房山區西甘池村內,還可見到許多用順承郡王家族王爺墳建築材料搭建的民居。這也應了那句話,“歷史躲在角落裏,正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尋訪古蹟也正需要這種喫苦耐勞,一絲不苟的精神!

大清12家鐵帽子王和鐵帽子王墳遺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