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七科(頭頸神經外科病區)正式成立,標誌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又添新病區,面向新領域新高度。

新成立的神經外七科爲頭頸神經外科病區,隸屬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該科由北京同仁醫院原神經外科主任傅繼弟博士領銜,科室將面向全國,重點推進腦腫瘤(尤其是鞍區腫瘤、膠質瘤)、顱面損傷後的整形重建等工作。

據瞭解,神經外七科(頭頸神經外科病區)學科帶頭人傅繼弟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爲首都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外科委員會內鏡學組主任委員,九三學社中央醫療衛生委員會委員。

傅繼弟教授早年一直跟隨王忠誠院士在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工作。1997年,傅繼弟調入北京同仁醫院組建神經外科,在國內神經外科最早開展內鏡下視神經管減壓術治療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是國內治療視神經損傷的權威神經外科專家。在同仁醫院,傅繼弟完成了大量的與眼科、耳鼻喉科相關的顱面腫瘤及頭頸神經外科手術,如: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前顱窩底腫瘤(顱鼻眶勾通腫瘤)、鞍區腫瘤、外傷性面癱及腦脊液漏修補等,擅長腦膠質瘤綜合治療。與此同時,傅繼弟還擔任北京市顱面創傷中心主任,有多項國家新技術發明專利,多項技術處於國內、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傅繼弟曾受日本、德國多所大學及附屬醫院邀請,講解顱內腫瘤及內鏡顱底外科的創新治療方式;在國際期刊發表高影響因子SCI論文6篇,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目前持有包括國家重點項目(科技部973計劃)在內的多項課題;主編包括《現代神經外科學》《微創神經外科》《顱底外科手術學》《中國醫刊》《中華臨牀醫師》《醫學研究雜誌》在內的衆多醫學論著;擔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專家、北京自然基金評審委員會專家。

擔任航空總醫院神經外七科(頭頸神經外科病區)學科帶頭人後,傅繼弟已帶領團隊成功完成包括1例難度極高的中顱窩惡性腫瘤在內的多例複雜腦腫瘤手術,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傅繼弟表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將帶領神經外七科踏實做好工作,爲醫院神經外科中心的發展再創佳績,並希望科室在建設發展中得到兄弟科室和優秀護理團隊的大力幫助支持。

據悉,航空總醫院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包括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中心兩部分。神經外七科所在的神經外科中心由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陳國強教授領銜,聚集一批清華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日本國立高知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優秀中青年專家,運行牀位超過170張,目前年手術量達3500餘例,爲北京市北部地區最大的神經外科中心,北京市第五大神經外科。該中心多項手術爲國內首創,多項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與國內外一流醫院保持長期合作與來往,並可進行遠程醫療會診。

航空總醫院醫院神經外科中心原設有功能微創神經外科6個專業病區,分別爲:神經外一科(綜合神經外科病區),神經外二科(功能神經外科病區),神經外三科(創傷腦血管病神經外科病區),神經外四科(內鏡微創神經外科病區),神經外五科(腦脊液病神經外科病區),神經外六科(癲癇病神經外科病區)。相信在傅繼弟帶領下,新成立的神經外七科(頭頸神經外科病區),將爲醫院神經外科中心發展增添新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