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歡

人物檔案

餘顯霖

通江縣沙泥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脫貧時間:預計2019年

脫貧方式:養魚和種花椒

車輛駛入通江縣楊柏鎮沙泥坪村,拐過幾個彎,青山綠水間一棟黑瓦水泥牆結構的新樓房映入眼簾。屋後金色池塘波光粼粼,屋前籬笆小院鮮花盛開。雞鴨成羣,階沿樑上還掛着黃澄澄的玉米。房屋的主人名叫餘顯霖,是沙泥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別看老餘是個貧困戶,但他勤勞,愛乾淨,有情有義,我們都號召村民向他學習。”說起餘顯霖,沙泥坪村第一書記李權貴豎起大拇指。

過去,餘顯霖住在河下的土坯房裏,出行不方便,加上身體不好,孩子上學花銷大,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家裏窮,妻子便外出務工掙錢,幾年後和家裏斷了聯繫。後來,聽說妻子得了重病,餘顯霖二話沒說,把妻子接回家,四處借錢治病,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雖然他妻子還是‘走’了,但我們都覺得他是個有責任、有情義的漢子。”李權貴說。

妻子患病幾年,餘顯霖原本就貧窮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這幾年家裏的變化得益於脫貧攻堅好政策,僅僅我個人努力是不可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餘顯霖說,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他從環境差、條件不方便的河下搬到了公路旁,廁所從豬圈分離出來,廚房窗明几淨。餘顯霖是個有心人,不僅把新家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砍回竹子,編起籬笆,在房前屋後搭起小籬園,種上各種鮮花和蔬菜水果。

“環境美了,住起來也舒服。”餘顯霖說,“住上新房後,我的目標就是早日脫貧。另外,兒子到外地學技術,也能掙錢了。”

扶貧幹部還根據餘顯霖的想法,爲他規劃了養殖業和花椒種植。

說幹就幹,小魚塘很快就建好了。聽說城裏人愛喫綠色生態的食物,餘顯霖就去山坡上割青草餵魚;聽說村裏要發展青花椒,餘顯霖種下了兩畝,經常向農技員請教管護技術,村裏舉辦的農民夜校每期都參加,錯過哪節課還要專門去找老師補習。

“我家的青花椒長得可好了,今年初投產,雖然量不大,但已經賣了一千多元,兒子也能掙四五千一個月,生活越過越好。”時不時就要到地裏轉一圈的餘顯霖,把花椒園打理得井井有條,“等明年正式投產,收入肯定上萬元。”

“通過上半年算賬,老餘,你家今年穩定脫貧沒問題啊。”算完收支賬,李權貴笑呵呵地說。

“李書記,能過上好日子,多虧了你們。好政策纔是我們脫貧的靠山哦。”言語之間,餘顯霖對未來充滿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