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持續紅紅火火的經濟終將壓倒美國對華的任何野心,也讓各種唱衰中國政治制度的人和力量顏面掃地。而中國恰恰是最有本事抓好經濟的國家。

有“微博上最後一個大V”之稱的環球時報胡老師今天(7.11)關心起了國內車市,並以此爲國內經濟打氣。各位怎麼看?

全文如下:

中國汽車銷售6月份同比下降9.6%,爲連續第12個月下滑。但中國仍是世界第一大汽車銷售市場,6月份賣出了206萬輛汽車,同月美國賣出151萬輛,日本賣出45萬輛。

中國汽車銷售連續下滑,這不是好事。相信政府在高度關注這個動向,因爲汽車是消費的重要領域,它的健康發展對經濟有較強的帶動意義。

我在想,如果6月份汽車的銷量不是負的9.6%,而是個正數,它給美國傳遞的信號將是強烈的。美國認定中國經濟疲軟,相信這個時候壓中國更有可能迫使我們讓步。中國的經濟如果有更多強勁的表現,美國同中國紛爭的意志就會垮掉一大半,其他國家也會見風使舵,更不願意跟着美國跑。

當然了,汽車只是一個領域,不代表經濟的全局。更何況中國一線大城市基本都限購了,抑制了汽車消費。而且美國6月份的汽車銷量也是下降的。

經濟是一個國家當代競爭力的核心,也是最容易使上勁的部分。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一些大宗商品已是世界第一大市場,除了汽車,還有手機等多種日用品、農產品等。市場龐大成爲中國國家力量的來源之一。與此同時,中國已有的市場力量塑造了世界當下對中國的經濟態度,接下來中國經濟實力增長的快與慢,將影響外部對華經濟態度短線移動的方向。

在國內,經濟發展是民生改善的根本動力,也是國民信心的首要支柱。經濟就是政治,而且往往是最大的政治。

所以各地政府一定要向經濟發展投入更大精力,千方百計把經濟活躍起來。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必須同時帶來經濟規模的擴大,不能以經濟規模縮小作爲高質量發展的代價。

經濟活動可以按照技術投入的密集程度等指標區分爲高端和低端的,但對於低端經濟活動切不可歧視。因爲老百姓日常生活註定與很多“低端”經濟活動發生關係,高端經濟必須以低端經濟的龐大基礎爲依託。中國的高科技發展有一個特殊優勢,那就是我們的經濟總量龐大,爲高科技公司提供了富饒的黑土地。

任何國家經濟的大頭都是滿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發達國家經濟之所以增長慢,根本原因在於那裏人們衣食住行的面貌早在幾十年前就已大體成型,繼續改善的空間比較小,高科技那些玩意的用武空間也變小了。中國的龐大經濟潛力就在於我國老百姓現代衣食住行面貌還有很大重塑的空間,即使在京滬這樣的大城市,需要的相關改造也還有很多。

中國全國範圍內的汽車普及率還遠遠不夠。住房人均面積雖然高了,但破舊房屋太多,條件簡陋的太多,南方廣大地區的多數老百姓冬天還沒有暖氣。再說穿的,很多人一季就一兩身衣服,白領能夠做到天天換衣服的也不多。

中國經濟沒有理由出現大的放緩,我們還有無數領域需要發力、提升水平。需要更活躍的投資,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工作,讓大家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有更多的錢投入消費。只要我們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我們的城市就會有越變越美麗越生態的強大內生動力,國家也越來越富裕,我們的國際地位將不斷提高,誰和我們鬧彆扭都要反覆掂量,沒有人願意做與我們爲敵者的朋友。

中國一直做得挺好的,然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國持續紅紅火火的經濟終將壓倒美國對華的任何野心,也讓各種唱衰中國政治制度的人和力量顏面掃地。而中國恰恰是最有本事抓好經濟的國家。老胡相信,汽車銷量逐月下降的情況會止住的,而且那個時間不會離得太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