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激凌可以說是在俄羅斯普及程度很高的食品,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在街上也不乏喫冰激凌的民衆。據統計,俄羅斯人每年要喫掉40萬噸冰激凌,其中30%是在氣候最冷的冬日消耗掉的。

俄羅斯的冰激凌鮮奶含量高、添加劑少,香甜的口味令其擁有諸多“粉絲”。2016年G20峯會在中國杭州舉行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攜冰激凌參會,俄羅斯冰激凌瞬間在中國成爲“網紅”。俄羅斯人爲何如此喜愛冰激凌?俄式冰激凌又爲何如此美味?

天寒地凍擋不住它的美味

如果徜徉在冬日的俄羅斯街頭,會發現不少行人手中拿着兩樣喫的——要麼是瓶啤酒,要麼是冰激凌。俄羅斯人愛喫冰激凌,尤其是愛在冬天喫冰激凌。

在俄羅斯人的新年餐桌上,冰激凌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甜品。據統計,俄羅斯人最鍾情巧克力和奶油口味的冰激凌,他們喜歡在熱氣騰騰的大餐之後,上一道沁心涼的甜品遣興。

如果在冬季來到莫斯科紅場上的古姆商場,經常可以看到身着厚厚冬裝的人們排着長隊購買這家店特製的甜筒冰激凌。不單小孩子有口福,大人也都人手一個。

據悉,俄羅斯人每年要喫掉40萬噸冰激凌,其中30%是在氣候最冷的冬日消耗掉的,尤其是新年長假期間。

俄羅斯人如此喜愛冰激凌有着悠久的歷史傳統。

據說冰激凌最早是由元朝的一個食品店商人發明的,並由馬可·波羅帶回意大利。俄羅斯最早接觸到冰激凌的是沙皇和貴族,但時間並不可考。不過,隨着俄羅斯受到歐洲文化的薰染,舶來食品增多,尋常百姓的廚房也出現了冰激凌。再後來,作爲甜食的冰激凌,便逐漸成爲俄羅斯上至皇庭,下至百姓的生活必需了。至18世紀末,俄羅斯冰激凌文化開始蔓延,成爲首都聖彼得堡酒吧、餐廳、咖啡館和甜食屋不可或缺的一道甜食,對貴族之家而言,冰激凌乃餐後必備甜食。

文學大師也爲它着迷

18世紀末,冰淇淋不僅從貴族開始向普通民衆蔓延,更走進了許多文學作品當中。

1794年,聖彼得堡出版了一本烹飪新書,詳細講述了用紅莓果、草莓果等俄羅斯野生漿果製作冰激凌的方法。可見,那時俄羅斯人不僅離不開冰激凌,而且還善於就地取材製作冰激凌。冰激凌就這樣與其他傳統食物一樣,成爲俄羅斯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更有趣的是,從保羅一世到亞歷山大三世的御膳食譜中,冰激凌與紅菜湯、夾餡麪包、清蒸鱘魚、小牛肉、罐燜雞、罐燜鵝、露筍及甜粥一起,被譽爲沙皇欽定的俄式大餐中必不可少的美味。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在其文學名著《戰爭與和平》中,就有關於冰激凌的精彩對話。俄羅斯詩歌王子萊蒙托夫甚至膜拜冰激凌,他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以冰激凌大宴賓客,還將冰激凌獻給了他的著名悲劇《假面舞會》:劇中尼娜喫下丈夫下毒的冰激凌身亡。當然,彼時俄羅斯文豪們接觸到的冰激凌和現在的冰激凌不一樣,那時冰激凌的原料如牛奶、奶油、蛋黃、野果,還有花朵的精油和植物的香料,比現在要馥郁的多。

但到了19世紀下半葉,聖彼得堡冰激凌作坊的冷飲製作師和持有人,逐漸被西方人取代,當時最著名的是意大利甜點師薩爾瓦多。俄羅斯作家帕納耶夫就在其1857年的短篇小說《沙爾羅塔·費德羅芙娜》中寫道:“野餐租用林學院別墅,烹飪由彼得堡著名廚師杜梭掌勺,甜食和冰激凌是薩爾瓦多所做。”聖彼得堡知名冰激凌製作和銷售商,還有瑞士人伊思列爾,他是第一位由俄國皇家頒發了冰激凌特許經營執照的西方人。

數年後,伊思列爾在亞美尼亞教會的二樓上開了一家咖啡館,它坐落在聖彼得堡最繁華的涅瓦大街上,史書記載,伊思列爾的冰激凌享譽當時的俄羅斯首都。

據悉,伊思列爾製作冰激凌,善於就地取材,他當時推出的冰激凌款式主要有:黑櫻桃酒冰激凌、香草冰激凌、核桃冰激凌、橙子花冰激凌、伏牛花冰激凌、混合冰激凌(半杯檸檬水、黑櫻桃酒或半杯羅姆酒)、馬倫戈冰激凌(西紅柿和蘑菇油炸後再燉)、咖啡冰激凌及茶冰激凌等。這些林林總總的冰激凌,從聖彼得堡傳遍廣袤的俄羅斯大地。

味道一致、價格統一蘇聯時期人人都能喫得起

19世紀末,俄羅斯又出現了冰棍,這標誌着冰激凌已經徹底大衆化了。再後來,俄羅斯出現了冰激凌與糧食相結合的趨勢,據說這是俄羅斯冰激凌食客的發明,因爲他們習慣在喫冰激凌時,將其抹在麪包或者餅乾等麪食上,於是,生產商爲了滿足消費者,就生產出了餅乾冰激凌等品種,後來還有威化冰激凌,這就是蘇聯火炬冰激凌的前身。

俄羅斯人除了在作坊裏製作冰激凌,也喜歡在家下廚自制,這是家庭聚會時的傳統保留節目。俄羅斯人說,俄羅斯冰激凌是一根穿過歲月的絲線,一邊牽連歷史,一邊緊繫着未來。

蘇聯時期還開辦過國立冰激凌學校,專門研究冰激凌的製作和營銷。這所學校的建立,還得歸功於米高揚,即後來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高揚建立的這座冰激凌學校,爲蘇聯發展冰激凌培養人才。米高揚建的冰激凌學校經過40年的發展,到上世紀70年代時達到鼎盛期,對蘇聯冰激凌業的起步與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根據米高揚的指示,1932年,蘇聯建立了第一家冰激凌廠。米高揚指示,蘇聯冰激凌應定價合理,成爲人人都喫得起的食品。可見,蘇聯冰激凌在一開始就定位於大衆食品。

1937年11月4日,米高揚從美國進口了當時最先進的冰激凌生產加工設備。根據檢驗,它們的質量均符合蘇聯國家冷飲標準,這個標準,也被認爲是迄今爲止世界最嚴格的冰激凌產品標準。蘇聯人最自豪的是,他們雖然用美國設備生產冰激凌,但卻堅拒化學添加劑,只用天然原材料,確保味道純正,綠色環保對人無害。不久,蘇聯技術員又開發了火炬、冰磚和紫雪糕等多種款式的冰激凌。隨着現代化設備的普及,技術的發展,標準的規範,這些產品後來逐漸發展到蘇聯全國生產,且味道一致,價格統一。

二戰之後,蘇聯的冰激凌已經有了成熟產品,這些品種構成一個時代的美麗風景。但由於經濟體制所限,蘇聯的冰激凌在很長的時間裏價格一成不變。

當時,蘇聯有一款冰激凌,被稱爲板栗冰激凌,它表面色如板栗,實爲純濃巧克力冰激凌。喫過的人這樣回憶說,板栗冰激凌,咬一口,甜掉牙,猶如喫了冰凍的純巧克力。板栗冰激凌當時的售價爲28戈比,這個價在當時可乘坐9次無軌電車。

上世紀50年代時,蘇聯的冰激凌產品多樣化,也帶動了銷售,街道上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冷飲亭,冰激凌招貼畫也是旌旗招展,無所不在。這期間,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包在紙杯中的西紅柿冰激凌,它雖只有10戈比,但款式獨特,味道鮮美,維生素含量高,不少俄羅斯中老年人只要想到它,都奢望時光倒流,或者穿越歷史,只爲再品嚐一次如今不再有的奇妙美味。

成爲國禮俄羅斯冰激凌熱銷中國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俄羅斯的冰激凌生產更加先進,但口味一直保持着高水準。以“優質的原料,傳統的味道”著稱的俄羅斯冰激凌更是逐漸走出國門。

中俄兩國領導人2016年9月在G20峯會間隙會晤時,俄總統普京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帶來了一份冰鎮的禮物:一桶冰激凌。這份特殊的國禮成功勾起了民衆對俄羅斯冰激凌的興趣。

俄羅斯一家冰激凌廠商的負責人阿列克謝表示,相對於種類繁多的意大利冰激凌、彈力十足的土耳其冰激凌,俄式冰激凌追求的是“老味道”。自蘇聯時代起到今天,無論種類、口味甚至包裝變化並不大,孜孜以求的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這也成了俄式冰激凌的一大特色。

對於俄羅斯冰激凌的特點,從事俄冰激凌進出口的滿洲里安格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先哲介紹,其最大特點就是用料足、口感特別好,而且使用的是優質奶源,“含奶量達到80%以上”。“巧克力冰激凌的巧克力皮很重,比別的同類進口產品要厚差不多一倍,使用的是全脂巧克力,營養價值高。”此外,相對歐美進口的冰激凌價格來說,俄羅斯冰激凌價格並不高,在中國消費者承受能力之內。

來自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16年6月、7月,就有73噸俄羅斯冰激凌經該口岸流向中國各地,貨值約23萬美元。另據黑龍江綏芬河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綏芬河公路口岸進口俄冰激凌71.1噸,同比增長206%。冰激凌成了俄貨進口的新產品。

在這些條件的促進下,俄羅斯冰激凌逐步進入中國市場。俄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古澤莉·阿瑟洛娃介紹,巴什科爾託斯坦冰激凌很快將在中國銷售,當地三家生產冰激凌的企業已簽訂相關合同,其中包括巴什科爾託斯坦冰激凌廠和“銀色雪花”冰激凌廠。此外,俄羅斯國家出口中心還在考慮通過電商平臺向中國出售冰激凌,讓更多人體驗到舌尖上的美味。

本報綜合俄羅斯龍報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