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高氣爽,對於“憋”了一夏的老王來說正是外出鍛鍊的好時機:“跟室內運動相比,我更喜歡戶外運動。”不過運動專家提醒:儘管秋季鍛鍊不再頭頂驕陽,揮汗如雨,但關節、肌肉也不像夏天那樣“靈活自如”,身體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運動狀態。

■防傷:熱身久一點,強度小一點

與夏季不同,秋季早晚偏涼,溫差較大對人身體素質是一個考驗。而運動就難免出汗,若不注意便有可能感冒。一般來說,秋季從事戶外運動,必須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千萬不能衣服一脫就開練、早晨起牀就出門。尤其是老年人,在早晨醒來後千萬不要馬上起牀,因爲人老了常有椎間盤松弛,在較涼的環境下突然交換體位易發生扭傷。高血壓、心血管病患者更要小心,最好在牀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關節再下牀。

預防運動損傷的另一“祕訣”就是熱身。這在溫差較大的環境變化中尤其關鍵。因低溫會使人的韌帶、肌肉彈性下降,容易受傷,熱身則能有效避免此種現象,同時增強心肺對外界冷空氣的免疫能力,減少嗆風的可能。故秋季熱身時間至少要15分鐘以上,可做些俯臥撐、引體向上,讓身體充分熱起來。

此外,應避免強度較大的運動,因運動強度大必然會導致吸入更多“冷”空氣,一冷一熱對肺部、心血管都會有刺激。在北方地區,進行球類等較劇烈的運動最好在室內。

■項目:着重鍛鍊心肺和耐寒能力

登高 秋季登山,隨着高度在一定範圍內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隨着肺通氣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腦血流量加速,對哮喘等疾病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還可降低血糖,提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需提醒老年人的是,登高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氣溫變化之目的。關節炎、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則要遵醫囑執行。

游泳 秋季的自然水溫多在5℃~20℃之間,此環境下游泳可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讓人神清氣爽。此外,冷水泳還可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稱作是“血管體操”。中老年人可視個人情況選擇。游泳時間最好控制在45~60分鐘內。下水前,可適當塗些松節油或凡士林來保護關節。遊3分鐘休息1分鐘,再遊3分鐘休息1分鐘,進行兩組這樣的運動後仍不覺疲乏,可接着再遊5分鐘休息2分鐘,保持循環運動。

慢跑 對於老年人來說,它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延緩心肺功能衰老之進程;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在慢跑時,全身肌肉要放鬆,呼吸要深長,緩慢而有節奏,步伐要輕快,雙臂自然擺動。時間以每天跑20~30分鐘爲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