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慮到三胞胎家庭困難,醫院減免了費用,回訪瞭解到沒有放牧之外的收入來源,院長將孩子父親聘入醫院,這也是他在任期間唯一招聘的後勤人員。”劉雲軍說,搶救及時,未造成事故,更重要的,保安不要命都要保護公共財產的場景讓他動容,事後他做出臨聘後勤人員轉崗不下崗的決定,並將他們的收入由一年不到4萬元提高到10萬元以上。

自劉雲軍擔任玉樹州任衛計委副主任、州人民醫院院長後,醫院學科建設和科室重組工作配套啓動,骨關節診療中心成爲首批建成的科室之一。

“院長說話算數,還聯繫北京和省城的專家手把手教我們,近兩年完成140多例疑難手術,去年的髖關節置換手術在玉樹醫療史上是首例。”現任醫院骨科主任的鄭叢華一掃當初“試試看”的心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和妻子一年的收入達到近30萬元。

越是在幽暗痛苦的環境中煎熬過的人,越懂得幹事創業的好環境可貴。

現任外二科主任班久也曾有和鄭從華一樣的想法:“我把‘下家’都找好了,觀望一個月,這個院長不簡單,必須留下。”科室重組後缺人手,班久三個月沒回家,在辦公室支起一張牀,值班、查房、寫病歷、做手術連軸轉,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劉院長從庫房搬出了我們期待好久都摸不到的腹腔鏡設備,還請北京援青專家帶教,我和另一名主任不到一年就完成手術146臺,一聽到周邊藏區患者紛紛點名來找,特別自豪。”

以前病人往外推,現在來了病人搶着接,醫院上下都是正能量,連臨聘人員都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劉雲軍坦言,爲甩掉“包袱”深化改革,他曾有大幅裁減後勤人員的想法。“一例疑似鼠疫的患者入院,全員緊急隔離,不巧的是電線短路着火,幾名保安跟着我穿過封鎖區衝到變壓器設備間,敲碎玻璃趴在窗戶上用乾粉滅火器往裏噴。”劉雲軍說,搶救及時,未造成事故,更重要的,保安不要命都要保護公共財產的場景讓他動容,事後他做出臨聘後勤人員轉崗不下崗的決定,並將他們的收入由一年不到4萬元提高到10萬元以上。

“雖把功勞歸於我們幹得好,其實是院長真心對我們好。”護理人員卓瑪說,大家都感恩享受到的改革紅利。曾聽到保安私底下說,半夜巡查看到院長辦公室亮着的燈,只想堅守崗位陪着他。還有同事以前收入低難餬口差點離了婚,現在在家在醫院都挺起了腰桿,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他是我們家的恩人。”生命被挽救的牧區百姓這樣說。三胞胎外孫剛滿2週歲的藏族老人格加每見一次劉雲軍都雙手合十,老淚縱橫。2017年3月,他的女兒早產生下了三胞胎男嬰,因極低體重,臟器發育不完善、窒息等症狀併發,生命危在旦夕。一家人抱着最後一絲希望轉院,適逢州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建成投入使用。劉雲軍立即啓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搶救三天三夜,隨後又調度專業力量進行一個多月的救治護理,使三胞胎各項體徵趨於正常。

“孩子脫離危險的消息一確定,我看到三天沒閤眼的院長嘴角抽動了幾下。”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主任索南巴久說,劉雲軍是個雷厲風行、遇事不慌、很少流露感情的人,但這次和此後幾次帶隊“家訪”,他臉上總藏不住慈悲。“考慮到三胞胎家庭困難,醫院減免了費用,回訪瞭解到沒有放牧之外的收入來源,院長將孩子父親聘入醫院,這也是他在任期間唯一招聘的後勤人員。”

文字:新華社

圖片:玉樹州人民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