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詞仁愛

修身詩課-15-不爲困窮寧有此 來自程門問學 00:00 04:50

朗讀 | 浪淘沙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爲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唐·杜甫《又呈吳郎》

豐子愷《打棗圖》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杜甫從夔州的瀼西移居東屯,將瀼西草堂借給從忠州遷來的吳姓親戚居住,此詩旨在勸告吳郎不要阻止鄰居婦人在草堂前的棗樹上打棗。

詩的前四句交代婦人的身世遭遇,並明言婦人的不幸源於國家局勢的不安定。婦人無兒無食,只得撲棗充飢,正是民不聊生的一個縮影。婦人偷打鄰家的棗時,她的心情不免恐懼,故杜甫告誡草堂主人須表示特別的親近,詩人對貧苦人民的體貼和關心於此可見一斑。結句借婦人的訴苦,指出橫徵暴斂、連年戰亂是婦人同時也是當時廣大人民困窮的社會根源。

孔子說:“仁者愛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關愛他人、尊老護幼的思想,哺育了中華民族寬廣仁愛的民族性格,指引人們以廣闊的胸懷去容納天下,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對於杜甫這樣一位世奉儒業的詩人來說,他盡其所能承繼了儒家思想中的精華,他始終關注國計民生,時時刻刻充滿了對國家、對人民的憂患意識,他留下的不朽詩篇閃現着偉大人格的光輝。他的詩昭示後人:要以慈愛的胸懷體貼他人、關心萬物。所以杜詩不僅展示了優美絕倫的藝術意境,也以無比崇高的道德境界薰陶了後人的心靈。

不論在何時何地,社會中總會有一些處境艱難的不幸者。“不爲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兩句詩啓示我們要以仁愛的胸懷來關愛那些不幸的人,而且要在尊重對方人格的前提下實施這種關愛,這就是它們的道德意義。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詩歌與道德名言》一書,聯合撰稿人:莫礪鋒、李南暉、徐國榮、郝潤華、張智華、殷祝勝、黨銀平、胡傳志、路成文、吳正嵐、孫立堯。

【相關閱讀】

莫礪鋒:對輕慢杜甫說NO!

莫礪鋒:讀杜甫詩的正確姿勢

【往期回顧】

01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02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0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04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05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07身貴心彌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 09 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爲喜 | 10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 11 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 | 12 人生不自省,營欲無終已 | 13 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 | 14 萬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須惜少年時

【上期打卡精選】

“程門問學”新開“修身詩課”欄目

與你一起品讀古詩詞中的格言警句

歡迎留言打卡,參與互動

不定期送出學術大家簽名本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