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等,顧名思義,就是不喫穀物來養生。據說,"辟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大約與行氣術同時。"氣",是一個很常用的中醫術語,例如,"氣血"、"陽氣"、"痰氣"、"溼氣"等。發展到今天,還有一項中華絕學--氣功。那麼,到底什麼是"氣"?恐怕就沒多少人能說得清楚了。 中醫認爲,"氣"的形成有三種途徑:一是先天精氣,它來自於父母,人自打從孃胎裏出來,就自然有了"精氣",它主要存在於腎(也是中醫所說的"命門");二是後天水谷之氣,它來源於食物,水谷在人體消化吸收而形成,它存在於人的脾胃;三是清氣,它來源於空氣,是由呼吸進入人體的,存在於肺。 這三種氣,共同構成"元氣","元氣"是人體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氣,它分佈於全身各處。一旦元氣大傷,人就會生病。不僅如此,中醫還認爲,"氣"是運動的,它有升、降、出、入四種運動形式,氣流走到臟腑就叫臟腑之氣,走到血脈內外就是營衛之氣,走到經絡則是經絡之氣等。倘若氣不順,人也就會生病,例如中醫中常說的"氣滯、氣結、氣悶"等。中醫還認爲,精氣、清氣、水谷之氣在流動中形成臟腑經絡之氣後,可以轉化爲人體活動的能量,可以更新充實人體的組織結構,並形成五臟六腑之精華在人體內儲存起來,這有點兒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新陳代謝"的意味。 正因爲"氣"可以維持生命,所以《大戴禮記·易本命》中有這樣的論述:"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這句話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喫肉可以讓人勇敢強悍,喫穀物讓人有智慧,以氣爲食者長壽,不喫東西也不死,就成仙了。這是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去(卻)穀食氣篇》,這是現存的最早的關於辟穀服氣術的著作。莊子在他的名篇《逍遙遊》中,描述了一種神仙般的自由生活,裏面就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語句。 人喫了五穀雜糧,尤其是亂喫多喫,會在腸中積結成糞,在體內留下太多垃圾,垃圾發酵則自然生病,輕則頭疼腦熱,重則要人小命。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對策就是少喫或者不喫主食。更有人認爲,居青山之側碧水之畔,朝吸晨露暮飲清風,可以保持身輕體健,長壽延年,甚至得道成仙。 關於這點,《黃庭內景經》中有這樣的話:"百穀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人是依靠糧食而生存的,古人的辟穀實質上就是強調"少食"。呂祖純陽有這樣一句話:"欲要長生,腹中長清;欲要不死,腸無渣滓。"在古籍中,有很多關於辟穀的奇人異事。例如:《人間》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春秋時,有個叫單豹的魯國人,他居住在深山中,喝溪水,不穿衣,不食五穀,70歲時,還像童子一般年輕,這是史籍中所記載的最早的辟穀實踐者。 《漢武帝外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看上去氣色極好,慢走時都比馬還快,力氣比好幾個人合起來還要大。 《後漢書·方術傳》中:(郝)孟節能含棗核,不喫食物,並維持了五年十年。 曹植《辯道論》中:郗儉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 葛洪《抱朴子內篇·雜應》中說:我經常看見斷谷兩三年的人,都身輕體健,氣色好。 《雲笈七籤》中說,孫遊嶽斷食,只服用仙丸,長達六十七年,看上去神清氣爽《南史·隱逸傳》中說,南嶽道士鄧鬱斷谷三十多年,只喝澗水,喫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 《北史·隱逸傳》中說,陳道士絕粒養性,只喫松子,身體極好,嚴寒時都不需要穿棉衣。 《舊唐書·隱逸傳》中說,唐道士潘師正居住在嵩山二十多年,只喫松葉,飲水。 《宋史·隱逸傳》中說,宋初道士陳摶服氣辟穀二十多年,每天只喝幾杯酒。 《宋史·方技傳》中說,趙自然辟穀,神氣清爽,聞到熟食就想吐,只喫生果,飲清泉。 從春秋一直到宋,辟穀的道士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辟穀並不是什麼都不喫,而只是少喫,不喫主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流傳了幾千年的"辟穀"術,的確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養生法。它在近幾十年來重新風靡全球,是中國傳統養生法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辟穀之道源遠流長,長春觀希望大家養身有效,身體健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