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熱水器市場一直存在着“電退燃進”的說法。確實,在天然氣管道鋪設日益完善、城鎮化的推進、消費需求的升級及相關技術的成熟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下,燃氣熱水器發展迅猛,市場增速連年都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反觀電熱水器,則是面臨着產能過剩、產品面臨技術瓶頸的局面。因此在此消彼長之下,電熱水器的未來發展明顯更被看衰。

三四線市場帶動了電熱水器的小幅增長

不過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上述情況並不是特別明顯。受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及城鎮化推進的逐步放緩,主要以一二級市場爲主的燃氣熱水器市場開始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而電熱水器的主力市場更多是在廣闊的三四五級市場,所受到的環境影響相對較小,這也給電熱水器市場的發展贏得了些許的喘息時間,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年中答卷。

根據奧維雲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電熱水器的線下零售額爲60.4億元,同比增長了0.6%,零售量爲381.3萬臺,同比下滑5.3%;線上方面,一季度線上電熱水器零售額爲17.7億元,同比增長34.1%,零售量爲159.1萬臺,同比增長了16.8%。其中,以萬和、萬家樂、威博爲代表的二線品牌增長相對更加明顯。

“今年上半年,不少電熱水器企業日子過得不算差的原因主要在於房地產調控對於二線以下的城市影響不是特別明顯,存在一個時間上的滯後期。但是在一二線市場,電熱水器幾乎就沒有什麼增量市場。”威博在接受艾肯家電網採訪時說道。據瞭解,今年上半年以來,威博三大自主品牌(威博、3G、奧荻莎)增長了30%以上,同比增速更是領跑電熱水器市場。

事實上,正如張玉敏所說,在一二級市場,電熱水器受到的衝擊較大,一方面是大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燃氣熱水器持續的擠壓。因此,包括美的、海爾和A.O.史密斯爲首的行業領軍品牌都不同程度的面臨着市場萎縮、增長乏力的境地。

下半年市場發展依舊不容樂觀

從整體發展來看,上述三大品牌都可以通過自身的燃氣熱水器業務,來彌補在電熱水器上的下滑。但是就電熱水器業務而言,他們也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方面找尋破局之道。事實上,這也就意味着電熱水器從長遠來看,其未來發展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在今年整個大環境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電熱水器市場會在下半年市場中迎來更大的挑戰。

張玉敏向記者表示:“威博三大自主品牌在今年1-5月中都保持了較爲快速的增長市場,但是一進入6月份,就明顯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來了,市場開始出現下行跡象。因此下半年的發展態勢還不是特別明朗。按照電熱水器的市場節奏,終端市場的好壞需要在9月份以後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對此,我們也只能謹慎樂觀。”

圖:主攻三四級市場的威博是今年上半年增長最快的電熱水器品牌之一

應該說,來自於大環境和市場的壓力對於每一家企業都是平等的,接下來電熱水器市場要想破局,從根本來說還是需要從產品着手,不斷去給用戶創造出更加舒適、健康、安全的用戶體驗,去迎合當下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市場需求。

市場突圍的關鍵在於產品創新

事實上,由行業領先品牌所主導的電熱水器行業升級早在前兩年前就開始出現。健康、舒適、大容量、高顏值、安全、智能成爲電熱水器產品的發展趨勢。這也給電熱水器的升級和創新提供了動力,電熱水器廠家主要依託於產品結構升級,來不斷刺激用戶的換新需求。

圖:海爾高效能電熱水器

具體到電熱水器產品,最爲直觀的是在外形設計上的更加多變。和燃氣熱水器外形設計上相對固定相比,電熱水器能夠在外形上實現大膽的創新和突破。現如今,電熱水器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單一、笨重、顏色單調的造型了,機型開始向更加小巧、輕薄、時尚、美觀的方向轉向,大大增強了其家居美學的屬性,可以滿足用戶對於不同家裝風格的要求。比如海爾於2017年推出的Smart瞬熱洗電熱水器,採用了玫瑰金磨砂金屬烤漆,超級小跑車的外觀,外方內圓的設計,實現了完美半隱藏安裝。

圖:美的比佛利高端新品AIR電熱水器

其次就是在各項功能上的升級,即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安全、健康、舒適、智能化方向。先來看安全保障方面,儘管電熱水器發展較爲成熟,但是對於安全問題的關注和重視永遠都會放在第一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爾在防電牆技術上的不斷升級,從最初的1.0發展到了現階段的3.0,更好保障了電熱水器的使用安全。另外,美的推出“出水即斷電”的電熱水器,具備了三重用電防護功能,出水斷電、漏電檢測以及加長防電牆;萬家樂推出“無電洗”技術,實現在用戶開啓熱水時即時切斷電熱水器整機電源,確保用戶在“無電” 狀況下安全洗浴並徹底消除對傳統電熱水器帶電洗浴的不安心理。

圖:萬家樂最新的S7無電洗電熱水器

再者就是智能化。家電智能化的浪潮同樣席捲了熱水器行業,不過熱水器產品的智能化有自身特點。就電熱水器而言,智能化並非簡單地加入WIFI、語音控制等模塊,而是從常規性能上進行升級,契合用戶實際使用需求。一方面是爲用戶提供更智慧的安全保障功能;另一方面是在使用的舒適性上進行升級,例如通過後臺數據分析進行提前預熱,以及水溫的智能控制等。

當然,在構建智慧家庭的趨勢下,熱水器也需要在互聯等方面更進一步。畢竟,從系統、平臺層面來看,熱水器將不再是一款單獨的產品,而是要參與打造智能家居、融入智慧家庭並與其它設備協同構建形成完善體系。

目前,60L的電熱水器已經成爲主流,但並非意味着電熱水器會和燃氣熱水器一樣,往大容量方向發展,畢竟相比較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的體積更大,會佔用掉一部分室內空間。相反隨着用電環境的極大改善,這也爲電熱水器 “大功率、小容量”的產品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張玉敏表示: “以前傳統的電熱水器產品一般都不會超過3000W,但現在大家都在朝着5000W去做,再配以適當的容量,就可以極大縮短電熱水器加熱等待的時間,提供更加舒適性的沐浴體驗,這一類型的產品會是接下來電熱水器的一個突破方向。”美的熱水器相關負責人尹忠則認爲:“這其實是介於傳統電熱水器和速熱電熱水器之間的一種產品,它有着更小巧的體積,更炫酷的外觀及更舒適的沐浴體驗,在用電環境持續改善的情況下,這一類型的產品的發展會比較可觀。”

與此同時,從今年上半年零售額增速跑贏零售量的趨勢來看,電熱水器的產品升級同樣也推高了產品均價,其中國內品牌的均價漲幅要明顯高於國外品牌。從奧維雲網監測的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度中,在線下渠道中國內品牌的均價爲1717元,同比上漲10.1%,國外品牌的均價爲2683元,同比上漲3.7%;線上渠道方面,國內品牌均價爲1079元,同比上漲17.7%,國外品牌均價爲2458元,同比上漲11.7%。

長期以來,憑藉初裝成本低、使用門檻低的優勢,電熱水器在一二級市場獲得了主導地位,同時藉助家電下鄉和城鎮化浪潮獲得巨大的發展,並多年來佔據着熱水器市場的“頭把交椅”。儘管這一品類的未來發展不是那麼被看好,但是從眼下來看,這一技術發展成熟、品牌陣營穩定的熱水器產品依然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產品,因爲中國市場的複雜性決定了熱水解決方案不會由一種產品類型獨霸市場,還有大量天然氣管道無法鋪設的地方需要電熱水器來提供熱水方案,這恰恰是電熱水器的優勢所在,即便是在市場空間不大的一二級市場,大多數安裝兩臺熱水器的家庭,也會爲電熱水器預留一個名額。由此可見,在市場空間上,電熱水器仍舊有着較爲廣闊的騰挪空間。

“只要產品能夠戳中用戶的痛點,消費者還是願意去爲電熱水器買單的。”張玉敏說道。(張予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