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

穴位贴敷(三伏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磨细末,用醋、酒、蜂蜜等制成软膏、丸或饼,或将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为什么在“三伏天”贴?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大自然阳气最为旺盛,人体气血最为活泼,毛孔舒张,外用特定药物贴敷,结合内外阳气,散寒除湿效果较好,贴敷药物吸收相比其他季节更佳。

2019年三伏贴时间

初伏10天: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天:7月22日-8月10日

(中伏20天,建议在7月22号、8月1号各贴一次)

末伏10天:8月11日-8月20日

贴敷疗法有哪些优点?

1.适应证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广泛,“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2.用药安全——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

3.疗效确切——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对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肺系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咳嗽、鼻炎、咽炎、体虚易感。

2.脾胃疾病:慢性胃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3.妇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寒症。

4.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遗尿、慢性腹泄、咳嗽、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

5.经络肢体病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6.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注意事项:当日不可洗冷水浴,不宜进食辛辣、腥膻、寒凉之品,以免影响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