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天界有官職之尊卑,新來的神仙地位低下,如果道士服金液還丹之後,知道自己已經可以不死了,不妨多在名山洞府中多逗留一段時間,等到厭倦了再飛昇天界。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 ,或攝羣耶,或爲仙童玉女,或爲帝君聖人,或爲天尊真人,或爲金剛神王,或爲魔王力士 ,或爲天師道士,或爲皇人老君,或爲天醫功曹,或爲男子女子,或爲文武官宰,或爲都大元師,或爲教師禪師,或爲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道教的彼岸世界


道教的彼岸世界



道教的彼岸世界據道經記載,道教之彼岸世界應該分爲三個部分,一是天界,有三十三重天宮;二是地界,即五嶽名山、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還有就是海上諸仙島,十洲三島是也。三就是太乙救苦天尊所主的東方長樂世界,須憑道力拔度,往生之淨土。

生神淨土‍道教以追求肉體長生爲主要目標,故往生長樂世界,並非道士之追求也。雖曰長樂國土,仍然不免爲鬼魂之居所也。印光法師雲:“西方世界,無有女子,女人到此,皆做童男身。”蓋西方爲金方,金爲陰氣肅斂之地,鬼魂又爲陰氣之質,故無女子。還有就是因爲佛教素來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認爲女子爲無漏之軀,既然到了極樂世界,自然轉女成男了。

而道教之東方長樂世界,乃救苦天尊所化,天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說:“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 ,或攝羣耶,或爲仙童玉女,或爲帝君聖人,或爲天尊真人,或爲金剛神王,或爲魔王力士 ,或爲天師道士,或爲皇人老君,或爲天醫功曹,或爲男子女子,或爲文武官宰,或爲都大元師,或爲教師禪師,或爲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爲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爲日耀帝君,在外 道攝耶呼爲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爲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 誦唸聖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兇爲吉”。東方爲青陽生髮之地,故鬼魂至此,鹹蒙陽氣注照,而得煉化其陰質,經南昌鍊度,而得復還爲人也。

道教的彼岸世界


《太上洞玄靈寶淨土生神經》記載有東方淨土仁愛世界、東南方淨土慈和世界、南方淨土禮教世界、西南方淨土威範世界、西方淨土義讓世界、西北方淨土成化世界、北方淨土智德世界、東北方淨土智積世界、上方淨土無量世界、下方淨土載德世界。

道教往生淨土的條件和佛教不一,佛教要求人常持念阿彌陀佛聖號,乃得西方三聖垂光接引。而道教之往生淨土,乃須人於平時多行善事,“持齋奉戒,行道誦經,發願懺悔,造像寫經,建立玄壇,修營靈觀,供養三寶,佈施貧窮,放贖衆生,作諸功德,常行淨信,清淨六根,制斷欲心,不造諸惡,正心至念,隨願往生,克之淨土,快樂無爲。”但是往生淨土,並非道教之最高追求,因爲十方淨土,雖然微妙莊嚴,但是往生的是神魂,雖然名爲往生,實際上是死了之後的去處。其中亭臺樓閣,皆是幻化,有像而無形質。道教不以死爲得道,故尚有神仙洞府,爲得道之人所居。

地界仙鄉按《抱朴子》引《仙經》雲:“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仙道重有形,所謂“形神具妙,與道合真”,其追求乃在於此肉體之存在,故上士得道,白日衝舉;中士得道,則長生不死,遊戲於名山之間。是以天下名山洞府,即爲神仙之窟宅。所謂地界仙鄉者,乃是三山五嶽、洞天福地、十洲三島之類也。

司馬承貞《天地宮府圖》雲:“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洞天,洞者,通也。亦即此爲通天之處也。認爲名山洞府與天上星辰一般,都是大道醇精之氣凝結爲成,故能通乎仙靈之界也。

據《太平廣記·女仙部》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而遇女仙,邀之同住,此即證明神仙在名山洞府之間也。如此,則洞府既爲神仙在人世的窟宅,然福地多有神靈守護,非凡人所能窺視也。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譴羣仙統治之所。”如王屋山,小有清虛洞天,西城王君治之;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青童君治之。各名山洞府,皆有仙靈管理。大抵名山大川,道氣衝凝,正神守護,是以修道之士,多宜入名山。而煉丹、精思亦復如是。所謂“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而名山洞府,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多芝草靈藥,是以得道真仙、修真之士,多欲入名山也。

另外,地界仙鄉尚有十洲三島者。十洲三島,十洲分別是祖洲、瀛洲、玄洲、炎州、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三島則是崑崙、方丈、蓬萊是也。十洲三島都在海上。是爲海上之仙鄉也。

道教之所以追求長生,就是因爲愛惜今天的生活和享受,所以不着急升天,道士並不認爲天上比人間要好。相反,他們反而更留戀人間的生活。所以相對來說,雲遊於名山洞府之間的誘惑,比上升天界的誘惑更多。因爲天界有官職之尊卑,新來的神仙地位低下,如果道士服金液還丹之後,知道自己已經可以不死了,不妨多在名山洞府中多逗留一段時間,等到厭倦了再飛昇天界。

天界仙府道人以長生爲追求,以純陽輕清之最上妙道,是以修煉之極致,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天仙以光氣爲體是也。《太清神丹中經敘》雲:“凡言聖人、神人、仙人,此三人者皆是學而得道者也,非天生自然矣。但德有優劣,官有尊卑。故雖神、雖聖、雖仙,猶言人者,明其素是人也。天神之自然生者,以光氣爲體,言人者,猶有骨肉也。但已得道,故能隱翳變化不見聞耳。凡初得仙者,但言仙人;若得昇天往來大神之處,則位爲真人;若得補天曹官職,乃位爲神人也。”道士追求飛昇天界的思想,在其服飾之中也多有體現。如所戴之冠曰星冠;所服之衣服曰羽衣;所披之帔取黃色,名曰月帔;所穿之襪子取白色,名曰云襪。星冠贊雲:“煥耀七星冠,翩翩降自天。授之有科戒,宿命應神仙。願今一頂戴,永葆大椿年。“

相關文章